?威海臨港區:打造科技育人特色 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3D打印實訓、無人機操作、智能機器人、激光雕刻、木工機床……在山東威海臨港區蔄山小學,課余時間就是學生們的“科研時間”,學校將創客教育與工匠精神深度融合,打造多個社團,組建“小工匠”夢工廠,激發學生科創興趣,不斷提高實踐能力。
近年來,威海臨港區高度重視科技教育工作,助力打造科技教育師生團隊,逐漸形成“在求知中成長、在成長中創新、在創新中筑夢”的科技教育理念,以科技教育課程打造為基礎,全面提升中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威海臨港區積極搭建科技創新平臺,為學校配備了標準化創客教室,購置航天模型、3D打印機、無人機、物聯網套裝等先進設備,保障科技教育工作高質量開展。同時,該區不斷加大科技教育師資培訓力度,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定期邀請高校專家前來培訓指導,提升科技輔導老師綜合素質。該區創編《快樂編程》《Arduino創意機器人》和《快樂小工匠》等校本教材,促進創客教育的宣傳普及。
目前,人工智能教育和編程教育已經在威海臨港區中小學落地生根并快速發展,學校多次舉辦人工智能與編程教學培訓會,成立人工智能編程特色班,推進人工智能教育進入學校課堂。臨港區多所學校設立C++社團、“Arduino編程”社團、Scratch創意編程社團等,激發學生對計算機程序設計的興趣和愛好,學生的思辨能力、實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得到提升。
“我特別喜歡編程,感覺它不僅有趣還可以鍛煉我的思維,以前也在網上找一些教程來自學,現在學校開了編程課,有專業的老師來教我們,感覺可以學得更系統了,學習的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威海臨港實驗學校學生說。
科技活動是臨港區的特色活動。各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到中小學科技創新節、校園科技藝術節、科技競賽、科普日等活動中,不斷折桂斬佳績,達到以賽促優的目的。近年來,臨港區師生在全國及省、市各級科創比賽中獲獎200余人次,其中4人在國家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榮獲一等獎,2人榮獲二等獎。蔄山中學、蔄山小學等單位先后被授予“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山東省中小學科技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我們將深入探索科技教育發展的新方法,持續提升科技教育水平,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努力開創臨港區中小學科創教育的新局面。”威海臨港區教育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楊妍供圖)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