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行“出實招”助民營高質量發展
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下稱“廣東中行”)深入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斷深化民營企業服務機制,持續傾斜信貸資源,加強產品服務創新,著力破難題、促發展,辦實事、解民憂。截至7月末,廣東中行民營企業整體貸款余額4759.2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16.50億元,增速23.85%。
(資料圖)
“內外兼修”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直以來,廣東中行與民營企業一路同行,多措并舉為民營企業紓困解難。以支持“制造業當家”為例,廣東中行在組織架構上,設置專門制造業團隊,各地市明確專業服務人員隊伍,打造“客戶+地區+集群”三維服務體系;在政策機制上,將民營企業作為單獨考核列出,加強行業研究、審批指導,引導全行信貸流向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領域;在資源保障上,配置專項市場費用,匹配信貸規模、定價優惠、專項補貼等各類資源,突出對重點地區、重點投向的資源傾斜;在產品創新上,打造“惠制造”制造業客群專屬授信服務方案,集政銀協企等多方力量,推出“中銀惠制造”綜合服務平臺,共同賦能“制造業當家”。
在對內優化制度完善管理的同時,廣東中行對外結合熱點專項出擊,一方面圍繞廣東制造業當家戰略,聚焦大產業布局,支持大項目落子,并注重以點帶鏈,從龍頭項目出發,拓展產業鏈延伸服務。另一方面,加強政銀合作,通過深化與工信廳等政府部門溝通,源頭獲取企業清單,精準服務民營企業。數據顯示,前7月,廣東中行民營企業貸款投放占全行同口徑對公投放比例超5成。
在惠州,惠州中行近日舉辦了“促進外貿提振消費”銀企對接交流會,以“融資+融智”打造綜合金融服務平臺,86家民營參會企業主體達成授信意向超7.7億元。在順德,為助力培育壯大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順德中行已成功舉辦兩場“惠制造”專場評審會,合計為104個小微企業及小微企業主提供超5億元授信支持。在佛山舉辦的“中銀惠制造平臺助力佛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場活動,吸引50多家企業參會,達成授信融資意向超3億元。借助廣東省制造業貸款貼息政策,廣東中行截至7月末累計為“惠制造”企業客戶批復授信超76億元。
“一戶一策”陪伴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截至今年6月底,廣東登記在冊民營企業(含個體工商戶)1665萬戶,居全國首位。民營經濟依然是廣東高質量發展最堅實的底氣。
面對市場需求、自主創新、轉型升級、融資支持、產權保護、營商環境等發展難題,眾多小微民營企業更需要政府、金融機構、商業協會、核心企業等多方力量拉一把,推一下。
圍繞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廣東中行結合民營企業實際經營發展情況,開展“一戶一策”差異化服務機制,通過一對一銀企精準對接,量身定制服務方案,多舉措、全方位滿足廣大市場民營主體金融需求。
“像我們這種無不動產擔保的企業,對于貸款只能可望不可求。”廣東某鮮水產加工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江門中行的支持下,通過“信用+專利”質押融資模式,企業最終獲批授信總量1000萬元,“知產”變“資產”企業融資難題迎刃而解。數據顯示,廣東中行截至6月末服務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客戶數第一,四行占比超50%。
“我們研發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當時急需近千萬流動資金用于完成公司已中標的政府訂單。”已取得30多項知識產權的廣州云創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是白云區重點引進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銀行廣州民營科技園支行針對“科創企業”特性,綜合考慮各項政策貸款優勢后,量身打造了1000萬元的“廣東科企支持貸”融資方案。在金融的支持下,企業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較同期新增50%。
除了針對性產品服務外,廣東中行積極推廣產業鏈供應鏈融資服務模式,助力解決上下游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
從事水產飼料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廣東某飼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采購生產原材料過程中,因付款周期較長,上游供應商積壓了大量應收賬款,資金周轉較為困難。針對這一現象,湛江中行量體裁衣,為上游供應商敘做“融易達”業務,通過占用核心企業授信額度,為供應商提供融資。截至7月末,湛江中行已為核心企業的16家上游中小微供應商累計發放國內供應鏈融資1.04億元,既幫助了上游供應商實現短期資金融通,也助力核心企業鞏固與上游供應商的良好合作關系。
廣東中行將一如既往把服務民營企業作為重要工作,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推動各項政策落實落細,建立健全“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不斷探索金融服務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徑,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民營企業,發揮金融力量助力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和決心!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