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曉葉璇打官司哪個贏了_走到今天這一步該怪誰呢 全球動態
hello大家好,我是大學網網小航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李依曉葉璇打官司哪個贏了,走到今天這一步該怪誰呢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資料圖)
一場意外的“狗咬”事故,成了演員李依曉演藝生涯的分水嶺。
在此之前,她是紅極一時的影視明星,許多名導為她拋橄欖枝,無數一線演員爭著搶著要與她合作;
在此之后,她卻身陷羅生門,資源和人氣斷崖式下跌,差點葬送星途。
有很多人認為,李依曉從片約不斷淪落到“無戲可拍”,是“狗咬”一事導致。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一、
1983年,李依曉出生于遼寧錦州,3歲那年,就被父母送到少兒藝術團,開啟了自己的舞蹈生涯。
在那里,李依曉展示出了極高的舞蹈天賦,不僅深受老師賞識,還被市雜技團挑中,想收入麾下,跟隨團隊訓練演出。
考慮到雜技團活多苦重,李依曉的爺爺拒絕了。但沒多久,李依曉又被來頭更大的省藝術學校相中,對方意欲收李依曉到京劇班,作重點苗子培養。
這一次,是李依曉的母親做了決定。
她瞞著爺爺報了名,將李依曉送到學校,就此,李依曉跟京劇結緣,一學就是十年。
從小的舞蹈訓練,塑造了李依曉曼妙的身段,賜予了她輕靈的氣質;
十年的戲曲功底,則豐富了李依曉的舞臺經驗,扎實了她的表演內功。
再搭一副天生的好皮相,就算李依曉不是科班出身,也依然順利拿到了影視圈的敲門磚。
2000年,17歲的李依曉因在德國出演京劇《夜鶯》,受導演黃健中賞識,被邀請出演民國愛情劇《紅樓丫頭》,正式踏入演藝圈。
二、
一開始,李依曉的表演并沒獲得多少認可。
因為京劇和影視,是兩個領域,兩個戲種,
李依曉到底是半路出家,她把戲曲中的腔調拿捏放在影視中,多少有點水土不服。
好在,李依曉身上有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能吃苦,夠努力。
在劇組的時候,她不斷觀摩其他演員的表演,虛心向導演取經;
沒戲拍的時候,李依曉就在家里不停的揣摩演技,鍛煉肢體和表情的操控,常常熬到深夜。
憑借這份認真的態度,李依曉的演技不斷成熟。
從《鐵齒銅牙紀曉嵐3》中的龍套角色,到《家風》中的重要配角。
李依曉的身上,已經沒有了當初別扭的梨園味兒,取而代之的,是專業演員的水準。
每一個角色,不管年代跨度多大,她都能詮釋得很到位。
正因如此,李依曉在娛樂圈終于有了名字,片約越來越多,戲份也逐漸吃重。
許多大導演向她拋來橄欖枝,李依曉權衡再三,最后加入了高希希的工作室。
事實證明她的眼光沒有錯。
在后者的人脈和資源力捧下,李依曉的事業達到了全新的高度。
2011年出演《楚漢傳奇》中的虞姬,劇中的她美顏變得不可方物,還被稱為“古裝第一美女”,就連合作的對象,也越來越大牌。
其中就包括當初的內地一哥,印小天。
2010年,李依曉出演革命歷史劇《南下》,在劇組認識了印小天。
兩人在劇中有大量對手戲,加上性格比較相合,一來二去就熟絡了。等劇組殺青后,二人還互留了聯系方式。
當初的李依曉和印小天都沒想到,就是這么一個再尋常不過的舉動,竟然會為日后的悲劇埋下伏筆。
三、
2014年10月,印小天邀請了圈內數十位好友來參加自己的生日宴,出席者涵蓋兩岸三地,可謂撐足了牌面。
李依曉自然也在受邀者之列,除此之外,曾在《馬上天下》跟印小天有過合作的港星葉璇,也在當天應邀到場。
與眾人不同的是,葉璇在出席生日宴時,身邊還帶了兩位“同伴”——她的愛犬。
一只阿拉斯加,一只中華田園犬,都屬于大型犬。
熟悉葉璇的人都知道,她是出了名的愛狗人士,平日就常在社交軟件曬她與狗狗的合照,只要非特殊場合,基本與狗寸步不離。
一場生日宴,自然算不上什么特殊場合。
再加上現場的氣氛歡快融洽,在場的人也并未覺得有何不妥,有人甚至主動上前與狗合照。
誰也沒想到,之后不久就發生了意外。
據李依曉親述,當時她為印小天慶賀之后,就隨幾位朋友去了演員邵峰的房間聊天。
大約夜里12點,葉璇敲響了房門,帶著兩只狗進來與大家打招呼。在那個時候,那只阿拉斯加的狀態似乎就有些不對勁了。
印小天只輕輕抱了一下,它的喉嚨間就發出“嗚”的一聲低吼,看上去十分狂躁。
按理說,有了預警,主人應該立刻做出應對,帶狗離開。
但葉璇沒有這么做,而是任由它在屋里轉悠。
繞了一圈后,狗停在了李依曉身邊。
李依曉起初不以為意,她想起剛剛大家都跟這只狗摟抱拍照,一時興起,也拿出手機想跟它拍照。
狗卻忽然發狂了。
“那只狗當時把我撲倒在地,在我后腦勺發出像是老虎一樣吃食的聲音,那個聲音至今還會出現在我的噩夢中。”
意外發生后,聚會眾人立刻將李依曉送往橫店集團醫院。
在那里,大夫為李依曉縫合了傷口,足足20多針。
雖然傷勢沒有直接波及臉蛋,但牽一發動全身,李依曉的面部神經還是受了些影響。
整體形象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傷。
對于演員來說,演技和顏值是保證自己在影視圈長期混下去的兩大法寶。
李依曉后來的整容,大概率也跟這次被狗襲擊有關。不然以“古裝第一美女的”容貌,不至于去整容。
不過,當時的她沒有想這么多,為了不耽誤劇組進度,李依曉連傷口的線都來不及拆,就繼續投入工作。
事發后,葉璇第一時間對李依曉表示了歉意,
同時對外宣稱墊付了李依曉的所有醫藥費,還送了接近20萬的補品,里面包含一對金筷子。
這個禮物在香港那邊有一重特殊寓意,代表著本有芥蒂的兩人從此消除隔閡,義結金蘭。
當事人李依曉的處理也比較大方,對外表態稱葉璇只是無心之失,沒打算再追究。
本來,這件事兒就這么過去了,誰知道一年后,葉璇在接受一家媒體采訪時,又舊事重提,還把造成意外的鍋甩給了李依曉。
這篇名為《葉璇:萬人迷就是萬人敵》的新聞一出,立刻激怒了養傷一年尚有后遺癥的李依曉。
雙方的微博大戰,由此掀開序幕。
四、
葉璇在采訪中,主要提到了兩點:
1、李依曉并非被自己的愛犬撕咬,只不過被撓了幾下;
2、李依曉之所以受傷,是因為非要強摟著自己的狗拍照,激怒了它。
李依曉的回應也非常迅速。
她在當晚8點多發微博,駁斥葉璇的說法不符合事實,并以“侵犯名譽權”為由,起底一紙訴狀將葉璇告上法庭。
再后來,李依曉因故未能在終審時出庭,法院宣判原告撤訴。可這落在葉璇眼里,就成了她的勝利。
她連發兩篇長文,祝賀自己贏下官司,順帶著暗諷李依曉借自己的名氣炒作。
李依曉當然不能吃這個啞巴虧,[emailprotected],怒斥對方無知。
這出鬧劇足足持續了兩年之久,最終讓事件演變成一場羅生門事件,兩人的關系也徹底僵化,至今沒有和解。
五、
遭遇“狗咬”事件之后,李依曉的演藝事業近乎停擺。
直接從紅極一時的“古裝第一美女”,淪落到幾乎“無戲可拍”的邊緣人,偶爾接到一些戲,也多是個打醬油的角色。
對此,有輿論稱,是因為李依曉經歷了“狗咬”一事之后,花費了大量時間在整容和養傷上面,
而演藝圈更新迭代太快,她浪費掉了自己寶貴的演員黃金期,難免被市場遺忘。
但事實的真相,真是如此嗎?
或許我們把注意力稍微轉移,就能看到不一樣的答案。
在李依曉的前半生中,她遇到過很多貴人,但要說對她影響最大的一位,非高希希莫屬。
兩人在2007年相識,那時候,李依曉還在一個接一個的龍套圈里打轉,而高希希已經執導過《歷史的天空》《幸福像花兒一樣》等家喻戶曉的軍旅大劇,聲名大噪。
起初,高希希并未注意到這個女孩兒,即使李依曉每天吃飯喝水都劇本不離手,一遍又一遍排練臺詞和情緒,他也不以為然。
沒有人不會偽裝,尤其在娛樂圈這樣的大染缸里,遇到名導,誰不想多現幾次眼?
是真心還是假意,還很難說。
可很快,高希希就發現,這個女孩并不是為了引起他的注意,而故作虛偽的表現。
李依曉的努力,不是一時,而是從開拍到殺青,一直在堅持,她的劇本上密密麻麻,全是深入研究角色內心和動機之后批注的筆記。
拍戲時也不喊苦不喊累,再危險的動作,也會盡全力去完成,爭取不NG。
高希希對她產生了興趣,主動跟她攀談,從對話中,高希希徹底了解了李依曉的世界。
“很純粹的一個女孩兒,不浮躁,有天賦,有大毅力,還能吃苦,非常有前途。”
高希希用簡短的話對她做了高度肯定,同時,也向外界暗示了兩人以后會持續合作的信息。
李依曉一共參演了高希希指導的六部戲,每一次都擔當重磅角色。
每次開機,高希希都會親自臨場,為李依曉做指導,這對她演技的提升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有人說,李依曉是接棒殷桃之后的新一任“希女郎”,這種概括倒也中肯。
李依曉也對高希希極度信任,把他當做自己的恩師。
為了能學到更多東西,她甚至把家搬到了高希希小區。
這種敏感的舉動,自然免不了外界的惡意揣度和流言蜚語,但李依曉并不在意。
清者自清,縱使外界謠言滿天飛,我自己問心無愧,不行齷齪,又有何懼?
這大大方方的態度,倒是把媒體和傳閑話的人搞尷尬了,也不好再說什么。
那段時間,是李依曉事業的飛升期,不止資源多到挑不過來,輿論風向也齊刷刷往好的一邊倒。
媒體頻爆她演戲一如既往地拼命,合作過的演員時隔多年還會稱贊她的敬業。
形勢一片大好。
可這樣風平浪靜的大好背后,卻蟄伏著可怕的危機。
那段時間的生活,就好像一盆溫水,李依曉在里面泡久了,慢慢喪失了警惕和對危險的感知,雙眼被當下的安寧蒙蔽。
她學會了安于現狀,對高希希的寄附越來越深。
很快,這種長期綁定于外人的安逸,終于露出了脆弱的裂縫,所有的一切,都在頃刻間坍塌成了泡影。
2010年,高希希開始嘗試轉型,放棄最擅長的軍旅題材,涉足恢弘大氣的歷史劇。
一部《新三國》,幾乎耗光了他的全部精力。
起初,《新三國》的預算是9500萬,后來追加到1.5億。
資金鏈斷缺的時候,他還自掏腰包頂上,總算勉勉強強完成了拍攝。
上映時,《新三國》雖然在各衛視取得了不錯的收視率,但評價褒貶不一。
最致命的是,這部電視劇賠錢了。
現實永遠是殘酷的,這次失利,讓高希希損失了很重要的投資鏈,元氣大傷。
《新三國》成了他導演生涯的一個拐點,那之后,中國影視行業進入資本的大航海時代,高希希難免被裹挾進去。
此前,他拍攝的劇成活率相當高,幾乎是拍一部成一部。
在此之后,作品的影響力開始直線下降,這種下降在電影領域表現的尤為明顯,幾乎是拍一部,賠一部。
在市場風暴和經營問題的雙重打擊下,高希希的壓力越來越大。
終于,在2015年,他勉力維持的工作室停止運作,
不再拍戲,也不再投資出品任何影視劇。
這一停,就是整整4年。
令人唏噓的是,高希希的公司停轉之前,最后一部戲《奔騰年代》,依然是由李依曉擔綱主演。
這也是她最后一次出演高希希執導的電視劇。
其實在此之前,李依曉也嗅到了一些關于公司的風聲,嘗試過另尋下家。
可惜,她由于多年沉溺在自己的舒適區,出演的角色大多固定,曾經頗有靈氣的演技也早已僵化,在試了幾個角色之后,皆被導演婉拒。
難以跳出舒適區,成了限制李依曉演藝事業的枷鎖,也是她從一線紅星跌落至無人問津的根本原因。
至于跟葉璇發生的“狗咬”鬧劇,不過是在時間上趕了巧而已。
六、
面對事業上的低迷,有人會徹底喪失信心,一蹶不振;
但也有人會痛定思痛,重新打拼。
李依曉顯然屬于后者。
她把自己曾經的輝煌全部放下,從新人開始,重新琢磨演技,同時東奔西走,為自己拉戲。
為了讓事業的第二春盡可能順利,李依曉在劇本的選擇上慎之又慎。
一方面,要注意角色與自己舒適區的區別,避免重合;
另一方面,還要保證劇的話題和熱度,在大熱劇里把一個角色演好,成效和收益要比那種無名小成本劇高太多太多。
李依曉制定的這些標準,確實讓她嘗到了甜頭。
在楊冪、阮經天主演的《扶搖》中,李依曉成功塑造了一位任性、毒辣、高傲的反派郡主。
劇集一經播出,就牢牢霸占熱搜,觀眾對她的演技給與了高度認可,也給她帶來了一大波流量。
后來,李依曉又陸續參演了趙麗穎主演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景甜主演的《司藤》兩部爆款網劇。
雖然飾演的角色都是反派,但李依曉憑借對角色的深入研讀與參透,演出了不同的層次。任誰看后,都不會將兩個角色重合到一起。
而憑借這些年一點一滴的努力,李依曉的事業開始慢慢回升。
尤其是《司藤》中的白英一角,觀眾在戲里罵得有多狠,戲外就愛得有多深。
無數人紛紛成為李依曉的事業粉,在一波接一波的助攻下,李依曉甚至隱約冒出了幾分大火的跡象。
不過,對于這些成績,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李依曉倒是表現的很平靜,她說:
“在資源剛出現斷崖式下跌那會,我也彷徨過,恐懼過。
但幸好,我沒有墮落到底,而是規劃了一條正確的路,并堅持走到現在。
事實也證明,風雨之后,確實有彩虹在遠方等待。”
李依曉的這番話,其實不止是對她自己起伏半生的概括,更是對每個人的啟示。
試問,有多少人在李依曉跌落神壇的時候,會考慮到“狗咬”事件之外的原因?
幾乎沒有。
當大家把自己代入李依曉的角色,把自己當作受害者的時候,就失去了自我審視的能力。
然后習慣性把一切罪責和問題,都歸咎到外部原因,抱著一種“就是這個人害我失去了一切”的態度,先去指責別人。
這樣只會導致自己永遠看不清問題的根源,在執迷中越陷越深。
這是一種不成熟的心態。
正如本山大叔所說的那句:怎么你到哪兒哪兒大環境不好?你是破壞大環境的人吶?
也許,只有我們學會在出現問題的時候首先自省,才能完全撥開眼前的迷障,獲得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本文就為大家講解到這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