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效應理論(外部效應)_世界微速訊
1、一,外部效應(外部性)有以下四種類型:生產的外部經濟性、消費的外部經濟性、生產外部不經濟性、消費的外部不經濟性四種類型。
2、是根據在實際經濟活動中,生產者或消費者的活動對其他生產者或消費者帶來的非市場性影響來劃分的。
3、二,經濟學中的外部效應(外部性)是指,在實際經濟活動中,生產者或消費者的活動對其他生產者或消費者帶來的非市場性影響。
(資料圖片)
4、這種影響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5、有益的影響(收益外部化)稱為外部經濟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響(成本的外部化)稱為外部不經濟性,或負的外部性。
6、 外部性是伴隨著生產消費活動而產生的,帶來的或是積極的影響,或是消極的影響。
7、三,外部性:指一個人或一群人的行動和決策使另一個人或一群人受損或受益的情況;分為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
8、項目外部效果:間接經濟效益與間接經濟費用,是指項目對國民經濟作出的貢獻與國民經濟為項目付出的代價中,在直接效益與直接費用中未得到反映那部分效益與費用。
9、四,類型包括:1,產業關聯效果;2,環境和生態效果;3,技術擴散效果。
10、五,外部性是指一個人生產或消費的行為,給其他人帶來損失,或者是收益,但是卻沒有為這些損失和收益付出相應的代價,或獲得獲得相應的補償 外部性分成兩大種,一種叫外部經濟,一種叫賣部不經濟 外部經濟是指別人的行為給他人帶來好處,外部不僅僅是指一個人的行為,給別人帶來不好的影響。
11、六,外部性又稱為溢出效應、外部影響、外差效應或外部效應、外部經濟,指一個人或一群人的行動和決策使另一個人或一群人受損或受益的情況。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