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入海|小清河復航有兩個“大塊頭”,貨物裝船下水靠它們_快看點
記者 于泊升 王杰 夏侯鳳超 杜春娜 李夢瑤
本月底,小清河復航段將全線通航,近900年的古河道再次煥發出活力。斷航26年后,小清河上將再次響起輪船汽笛聲,市民在關注項目進展的同時,也對內河港口的發貨方式產生了興趣。6月18日,記者來到小清河復航濟南港兩港區,揭秘貨物如何裝船下水。
(相關資料圖)
18日上午,濟南港主城港區的港口形態已經清晰可見,港池正在逐步蓄水,貨物堆場準備就緒,等待著首批貨物進港。從河對岸望去,碼頭上佇立的龍門吊和固定吊非常高大,復航后,這些吊裝裝置將全部開動,成為貨物上下船的幫手。
“這些設備用來裝卸集裝箱、散貨以及大件。”參建單位工作人員向記者模擬了貨物進出的過程。外運的集裝箱或者大件、散貨通過公路進入港口,在堆場“集合”,通過運輸車到達碼頭。這時候,龍門吊和固定吊開始工作,分門別類吊裝,集裝箱放在龍門吊附近,散貨及大件放在固定吊周圍。
龍門吊塊頭較大,橫跨碼頭兩側,一頭直接伸向泊位。它的下部有車輪,前后有軌道,通過軌道沿著泊位前后移動,找準裝卸的位置。龍門吊有抓取集裝箱的裝置,固定住集裝箱后,裝置可向上拉動集裝箱,并進行左右移動,運行到貨船上方,將集裝箱緩緩放下,完成裝貨。
港口龍門吊已經安裝完畢
如果是卸貨的話,龍門吊也是通過這種方式移動,它的另一頭伸向了堆場,可以直接將裝置移動到堆場方向。
固定吊與龍門吊不同,它不能移動自身位置,抓取貨物的裝置也有不同。“固定吊上可以裝抓斗和大件吊裝裝置,塔樓可以旋轉。”工作人員介紹,裝散貨時,抓斗張開,像手掌一樣,將貨物抓起,再通過旋轉吊臂,將抓斗移動到貨船上方。“遇到大件就更換吊裝的部件,很靈活,單臺固定吊能載重25噸。”
固定吊佇立在碼頭一側
通過龍門吊和固定吊,貨物成功上船,船舶解開固定在碼頭的“繩索”,從泊位駛出,開出港池,進入復航的河道,向下游進發。“小清河航道相當于雙向兩車道的公路,一個方向只能有一艘船,不能并列,避免堵住另一個方向過來的船舶,不同方向的兩艘船在河道交匯時,不受影響,可以正常通過。”該工作人員說。
記者在探訪中發現,港口和航道之間有一片較寬的港池,給船舶轉向和進入泊位提供足夠的空間。船舶在泊位前停靠是橫著停,船身一側靠上來。從下游往上走的船,進入港池后,需要調個頭,船頭朝著下游的位置,開進泊位。
濟南港兩港區港池開始蓄水
裝載完貨物,收到指令,船舶就可以從港口出發,向目的地航行。駛向羊口港,需要海上運輸的船舶,如果是按照海船標準建設的駁船,可在入海段用海洋船頂推到海上航行。內河船需要在入海段的內河港口卸貨,裝到海船上運輸,進行海河聯運。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