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今亮點!后土祖巫形象(后土祖巫)
1、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2、 上古時候被稱為(女媧) 。
(資料圖)
3、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簡稱“后土”,俗稱“后土娘娘”。
4、與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臺,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5、 后土信仰源于中國古代對土地的崇拜。
6、《禮記·都特牲》曰:“地載萬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
7、故教民美報焉。
8、”古代人們生括有賴于地,故“親于地”,并加以“美報、獻祭”,遂有“后土”崇拜,大約始于春秋時期。
9、 土的記載很多,大多集中在《左傳》、《禮記》、《山梅經》、《淮南子》中,文意大致稱后土為共工氏之子,為中央之神。
10、如: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日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11、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
12、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
13、后土為社。
14、 《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
15、 《禮記·月令》:“中央土,其帝黃帝,其神后土。
16、” (鄭注:此黃精之君,土官之神也,后土亦顓頊氏之子,曰黎,兼為土官。
17、) 《山梅經·梅內經》:“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
18、”郭璞注:生十二子,皆以歲名名之,故云然。
19、袁珂《山梅經全譯》案:古神話當謂噎鳴生十二歲或噎鳴生一歲之十二月。
20、 《山梅經·大荒西經》:“黎(后土)下地是生噎,處于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21、”(此噎鳴,蓋時間之神也。
22、) 《山梅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
23、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
24、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25、”郝懿行注:后土,共工氏之子勾龍也,見昭十九年《左傳》,又見《山梅經》。
26、 《山梅經·梅內經》:“共工生后土。
27、”袁珂《山梅經全譯》案:《國語·魯語》云:“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
28、”即此經“共工生后土”之歷史。
29、 《楚辭·招魂》:“君元下此幽都些。
30、”王逸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
31、地下幽冥,故稱幽都。
32、 《淮南子·天文訓》:“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后土。
33、” 以上土的記載,有的是作為神仙出現的,有的是作為一般人出現的,有的則記官名,均為男性。
34、但是中國古代傳統,以天陽地陰,在甲骨文與金文中,“后”字均為女人形狀。
35、至于“土”,《釋名·釋天》曰:“土,吐也,能吐生萬物也 “后土”一詞,最早見于儒家幾部經典。
36、如《尚書·武成》有“告于皇天后土”,《左傳·文公十八年》有“使主后土,以揆百事”,《周禮·春官·大宗伯》有“王大封,則先告后土”等。
37、從這些文句看來,后土是位享有很高權威的統治者。
38、國家有什么大事,得先報告給他,請他管理。
39、 那么這位后土究竟是何職務?我們須從史籍上考察。
40、《左傳·昭光二十九年》說,“土正曰后土”。
41、后土既云“土”,土正又云“土”,可見他是與土地大有關系。
42、那么何謂“土正”?不妨先看“正”字是深謀遠慮什么意思。
43、正者,與副相對也。
44、當是為正職者。
45、《左傳·隱公六年》有“翼九宗五正”句,西晉注家杜預注道:“五正,五官之長”,可見正者確系正職的長官,亦即長官中的最高位者。
46、長官所干者何?自然是領導和管理之事。
47、因而所謂“土正”就是管理土地的最高長官。
48、既然如前所引,土正與后土是畫等號的,那么這位后土亦即管理土地的最高長官了。
49、可是又有了新的問題,這位最高長官何以冠個“后”字?原來也有其含義。
50、《尚書·大禹謨》曾說,“后克艱厥后,臣克艱厥臣”,克艱者,戰勝艱難之謂也,亦即完成任務之意。
51、翻譯出來是,后完成后的任務,臣完成臣的任務。
52、這里的后與臣明顯是相對的,而臣者,據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釋臣宰》考證,在春秋戰國時代,是與民一樣“同為錫予之物”,“均古之奴隸”,即廣大勞動群眾。
53、后既然與群眾相對,那當然是群眾的主子了。
54、《尚書》的同篇文字里又有“后非眾”的話,也正好說明了這點。
55、一句話,后就是君主的意思,與正沒有區別,后土就是管理土地的君主,用宋代楊照《重修太寧廟記》的說法,就是“后土為土地最尊之神”。
56、 這位土地最尊之神的后土是男性,還是女性?很值得研究一番。
57、《左傳·昭公九年》說:“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禮記·祭法》說:“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
58、此兩書皆把后土稱為共工之子,子者,男子也,故爾后土當為男性。
59、然漢武帝所立之后土祠中,后土的形象為女性,后人稱圣母、娘娘,這又何故?原來古代典籍上也有后土為女性之記載。
60、《文獻通考》載:“漢元帝時祭地,以高后配”,高后者,漢高祖之妻呂雉也,以呂后與大地之神配饗,說明大地之神為女性。
61、《后漢書·世祖本紀》栽:“光武中元元年······高皇后配饗地祇,地祇者,土地之神也,以高皇后與其配饗,又說明土地之神為女性。
62、《通典》、《晉書》、《宋書》也分別有曹魏明帝、東晉成帝,宋武帝祭祀土神時以祖輩皇后配饗的記載。
63、這些都說明了當時人們把土地之神視為女性,亦即后土是女性了。
64、 至此,后土到底該是男性,還是女性?便成了問題。
65、為了搞清它,須從著名的《周易》說起。
66、《周易·系辭上傳》第五章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道是宇宙變化的法則,這里是說陰陽的交互作用,形成了宇宙變化的規律,從而最早提出了陰陽的概念及作用。
67、《周易·系辭下傳》第六章則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
68、” 《周易·說卦傳》第十一章紀而又說:“乾,為天,為父”,“坤,為地,為母。
69、”這就是說,蒼天為陽,為男性;大地為陰,為女性。
70、再者從卦象上看,象征天的乾卦為≡,象征地的坤卦為≡≡。
71、郭沫若在《周易時代的社會生活》一文中,就此兩種卦象說:“劃一以象男根,分而為二以象女陰”,也說明天為男,地為女。
72、這種天陽地陰、天男地女的觀點,是我國古典哲學對天地性質的最早的也是最權威的界定,直至今天還沒人能否定。
73、既然大地為女性,那么大地的至圣代表后土,自然應屬女性了。
74、這樣,后土祠的后土形象為圣母女神,就是很有道理的了。
75、這個由男性之神到女性之神的變化,反映了人們對大地本質的反復曲折的認識過程,是人們的認識能力提高的表現。
76、 既然后土是最高的女性土神,那么她與女媧氏就自然連到一起了。
77、記載我國遠古傳說的《風俗通義·皇霸篇》引《春秋緯運斗樞》云,古代所謂三皇的天皇、地皇、人皇,就分別是伏羲、女媧、神農。
78、這里女媧既是地皇,她自然就與土地最尊之神的后土是一個人了。
79、明嘉靖丙辰歲秋重刻的后土祠廟像圖,有“后土皇地祇”之言,亦徑直稱后土為皇,更說明后土與地皇女媧不可分開了。
80、也就是說女媧即后土,后土即女媧。
81、這種合二為一的說法能否成立?能。
82、郭沫若在《卜辭中的古代社會》一文中就說:“神話傳說中人物,一人化為二人以上,一事化為二事以上,乃古今中外常有之事。
83、”他經過考證,就得出了“帝嚳與帝舜實為一人”的結論。
84、故我們也完全可以大膽地說后土、女媧確為一人之二稱。
85、這是最順暢的推論,也是最合理的判斷。
86、由此我們也可以說,位于古汾陰今萬榮脽上的后土祠。
87、原來就是女媧 祠。
88、我們從今日始,完全可以把這位土地最尊之神,即最權威的地皇,合稱為后土女媧。
89、 盤古之后第三位誕生的大神叫做后土。
90、便是現在非常有名的后土皇地只,又稱后土娘娘。
91、她掌陰陽,育萬物,被稱為大地之母。
92、是最早的地上之王。
93、最早的動物分為飛禽和走獸兩類,麒麟為獸中之王,而飛禽以鳳凰為尊,故老相傳的百鳥朝鳳就是鳳凰尚在天下為禽的時候!鳳凰出世之時因為得到了天地交合之氣,所以能夠自生自滅,元氣盡時便自梵而死,死后又可于灰燼上復生。
94、它在百余年后育生出與自己大不相同的兩子,孔雀與大鵬!孔雀剛出生的時候,身高二百余尺,因為其母鳳凰屬火性,所以能口噴烈焰,火光到處寸草不生,尾部可以展開,上面有無數羽毛堅硬如鋼,餓時碰到人或走獸,把屏一開,飛出一根鋼羽即可取其性命;隨著年歲漸長,數百年后它邪氣日重,竟能于四五十里之外,吸人食肉,兇霸一時!后來因為誤食如來未成佛之前的金身法象,被如來所收,封為佛母孔雀大明王。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