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央視直播再次走進恭城,看三夏恭城月柿“養成記”
央視直播再次走進恭城,
看三夏恭城月柿“養成記”
(資料圖)
眼下正值夏種,夏管的季節,我縣20多萬畝的月柿進入了果實生長期,果農們忙著給果樹下肥、修剪、疏果等各種管護工作。CCTV中央電視臺記者走進蓮花鎮紅巖村,對恭城月柿 “養成記”進行直播連線,詳細向大家介紹,夏季柿子管護工作。
中央電視臺CCTV13新聞直播間
直播時間:6月19日下午3:00---3:30
央視新聞客戶端新媒體
直播時間:6月19日下午4:00---4:30
敬請收看!
恭城月柿栽培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被授予“中國月柿之鄉”的榮譽稱號。據統計,2022年,全縣柿子種植面積22萬多畝,產量近80萬噸。近年來,恭城在提高月柿“量”的同時,也注重引導農民在“質”上提升,引進了次郎、太秋、富有、花御所、晚御所等多個品種的甜柿,備受喜愛。通過月柿產業結構調整,抓好品種、技術的更新,促進了月柿的提質增效。
當前,我縣已形成以月柿種植為核心,集生產、加工、銷售、物流、旅游于一體的柿子產業鏈條。脆柿、紅柿、柿餅等加工產品及深加工產品柿子醋、柿子酒、柿子汁等系列產品遠銷日本、泰國等東南亞地區及歐盟國家。恭城月柿加工技術規程、脫澀處理技術規程成為兩項廣西標準,其栽培系統入選第四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列入全球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預備名單。2022年6月“恭城月柿”入選“農遺良品”十佳品牌,2023年5月,“恭城月柿”入圍中國品牌價值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百強名單,品牌總價值達59.85億元。有科研團隊還提取了柿單寧,研發出柿子含片,柿子精華液,面膜等柿單寧系列化妝品,恭城月柿的產業鏈條在不斷地向縱深延伸。
同時,恭城還通過舉辦月柿節,以節為媒,大力推動農業與旅游業聯動發展、經濟與文化互促共進,打響鄉村旅游品牌。每年紅巖村接待游客100多萬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均已超過2萬元。紅巖村也實現了以生態產業發展促進人居環境改善到以生態環境改善實現旅游富民的跨越,培育特色農業—建設綠色新村—發展鄉村旅游”的發展路子,成為后發展欠發達地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振興鄉村的典范。
圖文丨李茂香
編輯丨藍格
審核丨李四晶
出品丨恭城融媒體中心
、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