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視訊!農文旅+鄉村振興 打造新型和美鄉村
(資料圖片)
6月30日,西安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在灞橋區舉辦西安市“走進和美鄉村”系列新聞發布活動,灞橋區對近年來發展相關情況進行介紹,并邀請采訪團深入鄉村振興一線進行采訪。
特色果業帶動特色旅游
灞橋區委副書記李連永表示,櫻桃、葡萄等特色果業是灞橋農業優勢所在、亮點所在,種植面積穩定在6.2萬畝年產量6萬噸。特色果業不僅帶動當地旅游,更為帶來可觀的收益。除果業外,灞橋區還實施農業人才精準培養計劃,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幫帶作用,培育高素質職業農民1500人,建設美麗鄉村25個,美麗庭院5780余戶,優化提升村內道路400余條,“2022年全區集體經濟經營收益1.3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5元,位列全省涉農區縣第一。”李連永說。
“這里原來是一個垃圾溝,現經過改造,已經成為全莊園最美的地方,一到花季舉目望去全是盛開的月季。”灞荷莊園負責人常依平介紹,近年來,莊園通過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科技示范園,輻射和帶動周邊農戶走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的道路。常依平說:“2014年至今,安置了當地農民100多人在園區工作,帶動了周邊200余戶農民參與無公害瓜果的種植,覆蓋面積達2000多畝,年產量達3000多噸,使每戶農民年均收入增加5000元左右。”
在斐然谷草莓園,負責人劉威介紹,農場現有草莓大棚12座,種植有紅顏、章姬、紅玉、粉玉四個草莓品種。多年來,采用合作社+農場經營模式,以合作社為服務主體、農場為生產主體進行草莓生產,通過統一技術管理,統一品牌銷售,確保產品質量。劉威表示,目前每個大棚銷售額在5-6萬元左右,下一步,將不斷完善農場設施及環境提升,建設智慧農場,增加科普教育,讓消費者不僅可以體驗采摘的樂趣,還可以學習農業方面知識,體驗農耕文化的快樂。
民宿產業美了鄉村富了鄉親
在杜陵村,整齊干凈的村道與隨處可見的文明宣傳主題畫令人印象深刻,村支書藍錦莊介紹,村子緊鄰灞橋區櫻桃谷,目前全村共565戶、1642人,人均年收入23000元。“我們不僅每月有固定黨日及特色村民議事會,還設置黨員認領“綠植養護崗”,組建“紅帽子”黨員志愿服務隊等,全村黨員帶頭義務植樹,為貧困戶打掃衛生,主動投身硬化道路4500余米,參與建設主題廣場以及上萬冊藏書量的圖書館。”藍錦莊說。
姚家溝村村民姚京柱今年75歲,談到過去一年的收入他連連點頭,“自從將地租出去后,不僅一年有1.5萬元的租賃費,每個月我在農家樂打掃衛生還有3000元的收入,日子是越過越好了。”記者了解到,姚家溝村耕地面積約380畝,溝坡地面積約1000畝,村民最早都是沿溝鑿窯而居,工作和生活非常不便,越來越多的群眾選擇遷移,溝邊出現了長期閑置的空莊空院,約有60戶。為此,村子積極搭建激活鄉村閑置資源平臺,依托溝邊地理優勢發展,培育鄉村振興新動能。民宿每院每年為出租群眾帶來收益1.5-2萬元,日常管理費收益的51%歸集體所有,增加村集體收益5萬元,還為村解決剩余勞動力50余人。 華商報記者 楊芷瑤 文/圖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