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將用兩年時間建設草原保護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
(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張蘊 實習生 張琦
8月14日,記者從青海省草原保護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新聞發布會獲悉,青海省將開展草原保護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建設工作,計劃用兩年時間完成試驗區建設任務。試驗區創建涉及草原資源保護體制機制創新、草原保護修復、草原監測等多個方面,涵蓋了草原保護修復所有工作。
7月14日,國家林草局辦公室和青海省政府辦公廳共同印發《青海省草原保護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以省部共建方式在青海省開展試驗區建設工作。該舉旨在全面夯實草原發展基礎,構建草原保護、修復、利用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推進全國草原保護水平、高標準管理,為高質量發展探索新經驗。
青海是我國五大牧區之一,草原面積居全國第四,草原是青海面積最大的生態系統。根據國土第三次調查數據,青海省有草地面積5.92億畝,占全省面積的56.67%,占全國草原面積的14.92%。其中,天然牧草地面積5.5億畝,占全省草地面積的92.89%;人工牧草地和其他草地面積分別為133.65萬畝和4076.7萬畝。草原是青海省生態的主體,也是廣大農牧民賴以生存的家園。
據悉,試驗區建設分兩年推進,到2023年底,各項建設任務整體推進,完成6項試驗區創建具體任務,探索建立一批草原保護發展的機制和制度等成果。到2024年底,完成14項試驗區創建具體任務。通過建立省級試驗區建設工作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科學編制實施方案、加強政策和資金支持、強化技術支持、做好宣傳引導五個方面保障試驗區建設。
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處處長張洪明介紹:“接下來,試驗區創建工作正式邁入實質性推進階段,我們將以改革創新的思維和辦法破解草原保護與發展難題,推進理念、制度、機制、工作創新。統籌草原保護與發展,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優勢和工作基礎,采取整省推進和整縣推進模式,分類建設試驗區。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發力、基層先行先試、群眾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促進草原高質量發展。”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