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今亮點!加速破冰!6月數字人民幣試點多點突破,什么信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京商報訊(記者 劉四紅)6月以來,數字人民幣試點多地亮點頗多。據北京商報記者6月25日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包括青島、蘇州、廣州等多地實現數字人民幣試點新突破,除了無網無電狀態下數字人民幣的公交地鐵通行應用外,也在住房公積金繳存、提取、貸款等業務場景實現了全覆蓋。
就在6月25日,上海清算所公告稱,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大宗商品現貨清算業務將于2023年6月26日上線數字人民幣清結算服務并將運營時間調整為工作日9:00-18:00。為體現數字人民幣普惠金融的設計理念,數幣清結算服務暫不收費。
數字人民幣應用在交通運輸行業同樣加速推進。6月20日,數字人民幣無網無電支付應用在青島軌道交通4號線的張村站和科苑經七路站正式落地試點,據了解,此為數字人民幣無網無電支付在全國軌道交通應用場景的首次落地,該項目實現了無網無電狀態下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地鐵過閘通行。
同樣在6月20日,數字人民幣無網無電支付應用在蘇州市公交集團相城877路和811路成功落地試點,這也是全國數字人民幣無網無電支付首次在公交領域應用。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咨詢顧問蘇筱芮表示,公交地鐵是零售領域小額高頻場景的典型代表,無網無電狀態下的數字人民幣應用能在此推進,對于提升數字人民幣的應用質量以及應用頻次將構成利好,同時,也可在此類應用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到其他場景范圍,為后續無網無電在更廣范圍內的應用打下堅實鋪墊。
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員于百程認為,“無網無電支付”主要是硬錢包的一種技術功能,主要解決一些無網、無電、極端天氣等場景支付問題,而這一技術功能,也將是數字人民幣移動支付方式的重要補充,并在今年開始有試點落地。不過總體來看,目前數字人民幣試點仍然以軟錢包為主,類似“無電支付”對于設備和場景方都有技術改造成本,應該適用于一些網絡覆蓋不穩定的場景使用。
試點持續深化,數字人民幣也正在走進千行百業。6月19日,廣州一市民打開數字人民幣錢包App,發現48萬元住房公積金貸款已到賬。這也是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使用數字人民幣發放的首批貸款,標志著廣州住房公積金數字人民幣貸款發放應用正式落地,實現住房公積金繳存、提取、貸款等主要業務場景數字人民幣應用全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試點場景快速擴容背后,數字人民幣試點也從衣食住行等消費場景,拓展落地至銀行財富管理領域。日前,中國銀河(601881)證券聯合中國工商銀行(601398)宣布,雙方申報的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項目“證券市場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創新”獲證監會批準上線,這也是證監會正式批準的首個數字人民幣在證券市場的應用場景。
2023年以來,數字人民幣的試點處于有序推進過程中,除了試點范圍和生態進一步擴充之外,多個省級和地方、行業主管部門出臺了專門的地區和行業數字人民幣試點方案。于百程認為,這也更有利于自上而下將數字人民幣試點與本地、本行業的數字經濟發展特點相結合,同時在“無電支付”、數字人民幣App“乘車碼”、數字人民幣貨幣兌換機等層面有所創新。隨著數字人民幣試點的深入,數字人民幣的普及還需逐步建立健全管理框架,并形成參與各方可持續的商業生態,體現出數字人民幣的優勢和成效。隨著試點的不斷深入形成規模,數字人民幣相關的監管框架、法律法規、地方規劃、標準有望加速明確。
蘇筱芮則認為,目前數字人民幣在推廣普及上主要有兩方面短板,一是使用數字人民幣收款的小微商家范圍和數量仍有待提升,二是數字人民幣的用戶支付習慣及用戶活躍尚未養成。未來,建議在穩步擴大試點范圍的同時,應考慮如何擴大數字人民幣在中小商家之中的應用,將數字人民幣“零費率”的優勢充分與普惠金融進行結合,使數字人民幣為實體經濟的支持發揮更多效能。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