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海拔最高水光互補項目 雅礱江柯拉一期光伏電站投產_每日焦點
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成都6月25日訊(記者 陳淋)6月25日,記者從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獲悉,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的柯拉一期光伏電站并網發電,標志著全球首個百萬千瓦級“水光互補”電站正式投產。電站為全世界水風光一體化開發探索出一條新路,對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實現“雙碳”目標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
投產儀式現場
航拍雅礱江柯拉一期光伏電站
【資料圖】
柯拉一期光伏電站是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水光互補一期項目,場址最高海拔4600米,裝機100萬千瓦,占地2.5萬畝。電站通過500kV輸電線路接入距離50公里、裝機300萬千瓦的兩河口水電站,實現光伏發電和水電的“打捆”送出。柯拉一期光伏電站是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補項目,年平均發電量20億度,每年可節約標準煤超6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萬噸。柯拉一期光伏電站接入四川主網,在迎峰度夏之際投產發電,為川渝電力保供再添“生力軍”,也為7月28日開幕的成都大運會提供可靠電力保障。康巴的雪、川西的陽光點亮大運的燈,柯拉一期光伏電站成為四川新能源開發的一張亮麗名片。
航拍雅礱江柯拉一期光伏電站(趙忠倩 攝)
2023年2月16日,雅礱江柯拉一期光伏電站冬季施工場景(孫勝男 攝)
破解新能源消納難題
將水光互補開發規模首次提升到了百萬千瓦級
什么是水光互補?即將光伏接入水電站,用水電優異的調節性能平抑光伏輸出功率的波動性。以柯拉光伏為例,當光照好、光伏出力大時,兩河口水電站減少機組出力,將水儲存起來;當受多云、降雨等因素影響、光伏出力減小時,兩河口水電站引水發電,增大水電出力。通過水電站的調節,水光打捆后將輸出更為穩定的電能,更有利于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同時,通過水電平抑光伏輸出的波動性,電網也能接納更多的光伏接入電力系統,消納更多的新能源。因此,“水光互補”一體化開發,提供了破解新能源消納難題的有效方案。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院長李昇指出,柯拉光伏項目水光互補開發模式,可以通過水電站對光伏電站進行日內調節,促進新能源消納,提升送出線路的利用率。同時,通過水電和光伏發電年內出力特性互補,可以更好地服務受端電力需求。柯拉光伏項目將水光互補開發規模首次提升到了百萬千瓦級,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應。以柯拉為代表的雅礱江流域水光互補開發,將進一步帶動區域清潔能源開發,打造水風光蓄等可再生能源一體化大規模集中開發的新樣板。
雅礱江柯拉一期光伏電站組件近景(李樂樂 攝)
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地下廠房(王壯 攝)
服務國家“雙碳”目標
建設世界最大水風光互補可再生能源基地
雅礱江流域不僅是國家西電東送戰略的主要能源基地,也是四川電力保供的重要能源基地。根據雅礱江流域可再生能源一體化規劃研究,雅礱江流域清潔能源基地總規模超1億千瓦,其中水電約3000萬千瓦、風電、光伏發電超6000萬千瓦、抽水蓄能發電超1000萬千瓦。同時,光伏、風電出力特性與水電天然互補,輔以雅礱江流域梯級水電站巨大的儲能能力,可實現新能源大規模集中高效開發。
為助力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由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四川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國投集團控股的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充分發揮“一個主體開發一條江”、多能互補條件優越、調節能力強大、基礎條件堅實等顯著優勢,加快推進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互補綠色清潔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建設。示范基地全部建成后,每年可貢獻綠色電能約3000億度,年發電量相當于每年減排二氧化碳約2.5億噸,減少標煤消耗超9000萬噸,減碳效應顯著。基地建設不僅為四川、為中國,也為全人類綠色低碳發展貢獻智慧和解決方案。
(圖片來自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
來源:四川新聞網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