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訊息:50萬元以上銷量第一!理想MEGA的這張餅真夠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拋棄增程式
理想MEGA照樣能做爆款?
有了以上這堆新技術,理想MEGA就變得更加豐滿了。 具體來看,理想首款純電超級旗艦MEGA將會以MPV的形式上市,是率先用上這一系列新技術的車型,使用場景仍然圍繞家用。現階段關于理想MEGA的具體技術細節太少 ,但可以確定的是,理想發布的這一系列技術,都會成為MEGA的“標配”。目前曝光的各種路試諜照,都彰顯理想MEGA在體型上的“重磅”,這也讓小通想起那個注重空間感與實用性的“輪上空間”理念。 既然理想把汽車定為“第三空間”,那么小通認為MPV所提供的空間更加徹底。從產品配置堆料的角度來看,MPV也能夠提供更多的堆疊冗余,車企也可以實現更多常規車型難以做到的“騷操作”。除了姿態有些特別,理想MEGA的實力很值得期待。 國產電動車憑借先進的三電技術與智能化,走在了汽車行業的前列。看似美好的電動車,其實仍自帶“續航焦慮”。 這背后有兩個問題亟需解決,一個是充電速度普遍不快,另一個則是高速服務區充電難,這兩點給了燃油車“騎臉”囂張的底氣。這一點理想很清楚,前期通過增程式技術緩解續航焦慮,占據了大多數新能源汽車用戶的心智。但小通說過,增程式只是一種過渡方案,它現階段很實用,但不能代表未來。 (圖片來自理想) 哪怕理想是增程式的“代言人”,這項技術被取代是分分鐘的事情,不過在小通看來這是好的消息,說明電動車已經不再需要內燃機解決出行焦慮了。李想的野心很大,理想L9是“500萬內最好的車”,而理想MEGA則是“50萬以上銷量最好的車”,并把MEGA視作理想的“iPhone”。 理想能不能把一輛售價50萬以上的大號面包車做成爆款,小通認為只要產品力足夠,并且解決了對應用戶群體的某些痛點,成功的幾率還是有的,前提是理想的充電網絡布局到位。 站在個人的角度上,我還是挺期待這么一臺“新物種”的。50萬以上銷量最強
是吹牛還是“胸有成竹”?
單純的實用性、舒適性無法支撐一輛家用車賣到50萬以上。實不相瞞,豐田埃爾法、奔馳V級等面包車高端玩家,除了本身配置到位外,品牌力也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為何比亞迪認為“傳統豪華看車標”,沖著車標去消費的大有人在,他們甚至不惜為此加價幾十萬。 相反,國產豪華更講究技術力,理想MEGA尚未露出真容,但我從理想公布的各種技術來看,這款純電“新物種”要靠自身硬實力搶下高端市場。正如月銷數萬的理想L系列,它們成功撬動了BBA的群體,使之成為“前任”。(圖片來自理想) MEGA吊打50萬元以上家用車,在小通看來目前并不夸張,一方面市場中純電MPV可選項很少,理想切入賽道為時未晚。另一方面,傳統豪華MPV的地位雖然有所動搖,但市場仍然需要更多像理想MEGA這樣競爭力爆棚的產品去沖擊,催促MPV市場進步。 考慮到理想MEGA的能力與定位,小通認為它不可能成為大多數消費者的首選,它能打贏BBA等傳統品牌的同類車型,成為對應價位段的明星產品,也是爆款的一種體現。 MEGA“爆款預定”的背后,更多是理想牢牢抓住了家用群體,并用技術解決這些群體所存在的一些用車痛點。同樣的價格,產品力遠超傳統品牌的同類車型,這或許是理想MEGA敢于在50萬以上樹立爆款的自信吧。 End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