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中環百貨休店,是因租賃合同到期?
頂端新聞首席記者 楊桂芳 文/圖
近日,鄭州正道中環百貨閉店消息受到關注。根據其公告顯示,原因為和房東租賃合約到期而休店。
但頂端新聞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商場部分商戶反映自己與商場簽訂的合同持續到了2024年上半年。
(資料圖)
既然場地租賃到期,為何又和商戶簽訂的合同超過租賃期?
這些疑問,讓這次商場休店公告充滿了未解之謎。
和商戶合約簽訂到2024年,有商戶只營業一個多月就面臨閉店
正道中環百貨的一紙公告,讓商場內的商戶感到措手不及。
一家商戶告訴頂端新聞記者,自己才入住商場沒多久,為了入住正道中環百貨,自己裝修花了一個月,裝修完成后營業時間滿打滿算也就一個月多一些。
不止如此,自己還購買了外擺用的桌椅,客人休息區的桌椅都選擇了比較好的材料。這些都是希望能讓這次創業有一個好的結果。
但令他驚訝而且難以接受的是,店面才經營一個多月,就被告知商場不干了。
“我這裝修的費用都白費了,裝修、機器設備等算下來,損失差不多有幾十萬,咋辦?”該商戶拿著和商場簽訂的持續到2024年的入駐合同,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而另外一些商戶到正道中環百貨商場的辦公室找該商場的工作人員交涉該怎么辦,其中包含了商戶們最關注的貨款何時結清等問題。
有商戶告訴頂端新聞記者,正道中環百貨的部分商戶貨款結算辦法是:由商場收取后過40天再返還給商戶。
但不少商戶發現,隨著這幾年貨款費用返還越來越不穩定,為了止損,部分商戶只得選擇抵扣租金的辦法。
這次正道中環百貨休店,有的商戶協商結果是將店面轉到正道花園百貨店經營,有的則選擇索要貨款,有的希望能夠挽回因商場提前解約造成的裝修等損失。
為此,商戶們組建了一個群,希望能夠和正道商業協商能否盡快結清貨款,再做下一步打算。
貨款費用如何解決?頂端新聞記者電話采訪該商場負責人時,對方稱,一種是以貨抵款,另一種是商場付給商戶貨款費用,商戶需等待時間。
商戶們何時能以費用方式收到貨款?對于這個問題,該負責人以接待商戶為緣由掛斷了電話。
正道稱系物業租賃到期,房東稱系正道中環提出解約
對于商戶們的訴求,正道商業如何看待?
頂端新聞記者多次撥打其創始人武治功電話,均未接聽,短信也無回復。
記者以商戶身份電話詢問該商場的負責人時,對方則表示,是和房東合同到期才閉店,至于商場和商戶的合同及貨款如何解決,因為商戶們簽約情況不同,要一事一議。
正道中環百貨商業服務辦公室
真的是因為與房東合同到期才閉店嗎?
頂端新聞記者采訪正道中環百貨商場所在的物業持有方中國郵政河南公司時,對方回復稱:2023年,正道中環百貨有限公司提出解約,自2023年4月30日起,不再租賃花園路59號大樓一到五層。
按照物業持有方的這個說法,意味著這次休店是河南正道中環百貨有限公司主動提出。這與河南正道中環百貨有限公司發布公告中“商場物業租賃合同到期”的說法,存在出入。
兩種休店理由,一時間顯得真假難辨。
值得關注的是,一個商場休店,另一個商場在積極改造。
正道商業旗下的花園路店,距離中環店僅幾個路口遠。就在近日,其花園路店推出了招商及改造信息,提出“將以業態轉型、品牌煥新,打造為無界融合的復合型多元業態。”
有聲音認為,花園店為正道商業自持商業,而中環店是正道商業的租賃物業,從親疏遠近關系上,也決定了正道商業會選擇加碼前者,放棄后者。
但也有聲音認為,正道中環店經歷過從百貨到奧萊的探索,經營上仍難見特別大的改變,正道商業最終放棄了這一運營多年的商場。
正道中環百貨商戶們簽的情況說明聯名書,簽名部分做了處理
從商業到涉足多個產業,創始人旗下公司眾多
回顧正道中環百貨的歷史,起步就命途多舛。
據媒體報道,該商場籌備時是從各商場挖來的“草臺班子”,后來經歷過上海請來有著“太平洋百貨”背景的5人管理團隊組成的“太平洋系”管理階段。再后來,正道商業以正道花園為底牌上演蛇吞象,用面積1.5萬平方米的正道花園商廈“托管”4.4萬平方米的中環百貨,成為鄭州商界的一件運營傳奇。
正道商業來自鞏義,以1999年收購陷入困頓的花園商廈而成名。之后又收購河南浴池、中環百貨、思達系、鄭榮集團、商業大廈等項目。
2009年,陷入泥潭的鄭州思達商業100%的股權被正道花園商廈收入,原思達所有的連鎖超市、大賣場都轉讓給了正道花園。收編原思達商業后,正道花園旗下業態涵蓋高端精品百貨、時尚百貨、大賣場、普通超市等,擁有超市門店數量躍居鄭州第一位。正道商業的聲望和聲名一時間十分隆盛。
正道中環百貨在這之間,經歷過高峰,后來隨著商業迭代,百貨紛紛尋找新出路,正道中環百貨也進行過調整,比如改為奧萊業態。
作為曾經叱咤中原商業風云的正道商業,此次休店難免引起關注。
百貨時代曾經的王者,而今剩下者寥寥。閉店、轉型、升級甚至改造,這是大多數的選擇。在鄭州,百貨而今屈指可數,留下者大多有著不菲的家底,或者正在艱難支撐。
實際上,花園路上購物中心和百貨林立,正道在這里選擇奧萊業態,也是寄希望于能差異化競爭。
但奧萊業態不是折扣店集合,如何集聚真正的“小價格大品牌”才是王道。顯然,正道中環不具備這方面的品牌引入能力,這個百貨商場從改造后至今,加上三年時間疫情不斷閉店因素,優質品牌們逐漸面臨流失,幾乎成了一個大賣場。
即使如此,商戶們依然看重這個正道中環百貨。商場內一家服飾商戶告訴頂端新聞記者,自己店面在2023年開年后生意基本能實現預期收入,這主要得益于周邊居民區較多和消費群體比較固定。正是如此,她對店面突然閉店感到驚訝,畢竟大家都希望能過個平穩的2023年。
對于正道商業的未來,創始人武治功怎么想?
企查查信息顯示,武治功目前在工商注冊存續的企業中,產業涉及商業、現代物流、食品、教育投資、生物醫藥、地產、投資管理、教育培訓、康養等。
其中,這些年來武治功新增相關公司和商業并無關聯。
比如,注冊于2021年10月的河南正道亨通生物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農業技術類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元,武治功擔任法定代表人。其股東有河南正道和風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和北京華易亨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從目前對外釋放的信息看,正道的商業重心集中在花園百貨上,目前已經有奈雪的茶意向入駐。正道中環的一些商戶也表示,和商場溝通的結果是轉移到花園店營業。只是,大家對未來充滿了疑惑。
畢竟,目前商戶們最關注的是,能否給出明確的休店原因和貨款何時結清。這牽涉到,彼此之間的信任感。
今日,著名商業顧問劉潤在談及家樂福時提到:線下永遠不會被取代,但是低效不一定。再厲害的武功,都會敗給時代。
這一句,也適合送給希望絕處逢生的商業人。
附部分信息:正道商業何去何從?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河南正道思達連鎖商業有限公司及河南正道商業有限公司多次涉及民事糾紛案件,包括房屋租賃糾紛、買賣合同糾、勞動爭議、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等。
比如,在2023年6月,鄭州市康態源食品有限公司向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河南正道思達連鎖商業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文書號:2023豫01破申159號)。
在2022年被鄭州裕勝通達貿易有限公司因買賣合同糾紛,向法院申請河南正道商業有限公司執行相關費用(文書號:2023豫0105執5965號)。
在2022年8月,河南正道商業出質股權數額為600萬元、以所持股份比例的100%,向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鄭州花園支行出質鄭州正道花園廣場有限公司的股權。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