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更遠的地方,見更亮的光第十九屆光博會觀察
在轎車頭枕背后挖一個四方的窗戶,后排乘客透過窗戶可以看到“3米遠”處有一個影院大屏幕……
開車時,計算機生成的虛擬信息疊加在前擋風玻璃上顯示三維道路環境,司機不僅擁有更大的視場角和更遠的觀察距離,而且能夠看到更豐富、更直觀的信息……
(資料圖)
以往更多用于骨干傳輸的全光網,已經開始全面賦能智慧城市、醫療、交通、園區等千行百業……
這些都是記者近日在武漢舉辦的第十九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論壇上看到的新景象。
F5G加速落地賦能千行百業
“21世紀是光的世紀”。隨著3C電子、生物醫療、光通信等行業的快速增長以及光電技術在新應用領域的不斷滲透,光技術正迎來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隨著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斷深入,業界提出了“智慧工廠”“黑燈工廠”等概念,其本質是借助不斷進步的ICT技術實現工廠數字化、網絡化、無人化、智能化。F5G具有簡架構、高可靠、智運維的特點,在建設成本和部署效率上,相比傳統建網模式有了明顯改進。
“ETSI(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定義的F5G標準,致力于從光纖到戶邁向光聯萬物,瞄準了更多應用場景。”華為光產品線總裁靳玉志說。在F5G定義中,第五代固定網絡(F5G)具備超大帶寬、確定性低時延和全光聯接的特點,在工業場景中,F5G基于光纖介質,還有抗電磁干擾、耐環境腐蝕等明顯優勢,將搭建一個數字化的信息交互光底座,在制造智能化轉型過程中大放異彩。
在5月17日上午舉辦的F5G產業峰會暨ONA年度盛典上,業界首份《智慧工廠F5G全光網應用技術白皮書》正式發布,定義了F5G全光工廠的應用架構、設計原則,加快了智慧工廠F5G網絡建設生態標準的完善。尤其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F5G將以綠色可持續的獨特價值實現與工業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從而催生出更多的F5G工業制造應用場景。不僅如此,F5G的大帶寬、抗電磁干擾、確定性低時延等優勢,也將推動機器視覺檢測、精準遠程操控、現場輔助裝備、無人巡檢安防等應用加速普及。
據了解,過去兩年F5G重點覆蓋了制造、商業地產、教育、醫療、交通等6個重點行業,到現在為止已經落實了超過200個F5G在行業應用的項目。
交叉領域光電“黑科技”大顯身手
本屆武漢光博會除了美不勝收的企業級應用成果以外,還從前沿科技成果轉化的角度體現出中國科研新力量,新設光電前沿交叉應用展區,集中展示光電顯示、智能光子技術、微電子應用、光纖傳感、光電測量等多個交叉領域可產業化的前沿光電科技成果,滿滿都是頂尖“黑科技”。
比如開頭提到的透過轎車頭枕背后的窗戶進行“遠”方觀影的技術名為光場屏,它采用獨創的光學引擎技術,具有大畫幅、景深感、低暈動、眼放松等特點,突破車內空間的局限,仿佛將沉浸式私人影院裝進車內,未來可以廣泛應用于汽車、高鐵、飛機等場合,大幅提升乘客的視覺體驗。
還有在前擋風玻璃上進行虛實結合的AR-HUD(增強現實抬頭顯示產品),汽車的前擋風玻璃成了它的舞臺——查看車況、實時導航、閱讀信息,駕駛員無須借助手機或其他屏幕即可無縫完成操作。
“在駕駛員視覺感知的前擋風玻璃的7.5米位置,高質量投影一塊70英寸大小的屏幕,讓虛擬影像和現實世界無縫融合。”現場技術人員介紹,AR-HUD配備的夜視、雨霧增強提示功能,還可在極端天氣情況下精準顯示前方及周邊車輛和行人,有效提升駕駛安全。
此外,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深圳大學、深圳技術大學、上海光機所、上海微系統所等單位展示了一批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光電儀器、器件及材料類眾多前沿科技成果。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加速應用,全球數據流量激增。而光電技術作為海量、綠色、可靠的技術手段,不僅在通信領域大行其道,而且在感知、觸達等新領域也開辟了新賽道。去更遠的地方,見更亮的光,通過此次光博會不難看出,光技術的美好未來值得我們去追尋。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