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旺季400余名注冊志愿者堅守陜歷博 來聽他們的逛館建議!
西部網訊(記者 敬澤昊 陳嘉欣)從陜西歷史博物館開門那一刻起,“請您稍等”差不多就是劉科輝一天中使用最頻繁的詞匯了,約票難,預約講解也需要排隊,在等待的過程中游客總會抱怨“還要等多久”,為了安撫游客情緒,他必須更加有耐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志愿者除了疏導、咨詢,也承擔義務講解服務。在博物館已經進行志愿講解服務十多個年頭的郭寧,如今一天要帶兩撥講解。他說現在逛博物館的人越來越多,素養也越來越高,愛問文物背后的故事,而不是問這件文物值多錢,自己雖然比之前累,但卻更加開心。
和郭寧一樣,范鶇紅也從志愿講解中收獲了許多。她今年已經68歲了,是文物背后所蘊含的文化自信,以及與人分享的志愿者精神,讓她保持著激情昂揚的生活狀態。她的講解很受歡迎,從一開始的十幾個人,到結束的時候,周圍已經聚攏了三四十人。
包括他們三位在內,這個假期,400余名陜西歷史博物館注冊志愿者,放棄假期休息,堅守在人山人海的博物館一線開展志愿服務,與廣大文博工作者一道,盡最大可能滿足每一位進博物館參觀游客的需求。
“陜西不止有陜西歷史博物館”
郭寧坦言,現在的人山人海的陜西歷史博物館,許多游客都是被迫走馬觀花,因為好不容易擠到文物跟前,又不得不盡快給后面的游客讓位置,觀展體驗談不上好。所以,他經常會向參觀的游客建議,先去看臨展,那里的文物同樣精彩,而且人相對比較少。當然,他更多還是建議親戚朋友,如果約不到陜西歷史博物館的票,可以去陜西別的博物館逛逛,“陜西文物資源豐厚,要看精美文物,了解那些歷史,陜西不止有陜西歷史博物館?!惫鶎幷f。
郭寧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為游客講解文物知識
央視新聞聯播“主播說聯播丨博物館的熱與散熱”相關視頻,郭寧說自己看了許多遍,主播的觀點也真真切切的說到了他的心坎里。他也覺得火熱的博物館旅游,熱度得適當降一降,應該引導游客往“冷處”散、往“云端”散、往“平時”散——那些所謂“冷門”博物館其實同樣精彩,如今發達的網絡技術也讓云游博物館的體驗感更佳,以及博物館也有淡旺季完全可以錯峰參觀,這也算是郭寧多年來總結的逛博物館經驗了。
范鶇紅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為游客講解陜西的歷史文化
范鶇紅欣喜于越來越多人對于歷史文化的熱愛,也很理解許多外地游客來一次博物館的不易。范鶇紅希望通過自己的志愿服務,一方面讓更多人了解、熱愛我們的歷史文化,另一方面也是想獲得更多人的理解,幫助他們彌補一下來陜西歷史博物館參觀體驗的欠缺。
在志愿服務中得到鍛煉
劉科輝是西安財經大學的一名大學生志愿者,他坦言高中的時候,自己歷史學得不好,因為參加博物館的志愿服務,反倒激發出了對于文物的熱愛。對他而言,不僅僅是滿足自己的愛好,也是為自己提供了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
劉科輝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幫助游客預約取票
在這個暑假,共有243名大學生志愿者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開展志愿服務。他們組成了志愿者服務隊西安聯隊,而聯隊的隊長便是由劉科輝擔任。
劉科輝說自己除了講解之外,每天最多的工作就是在游客服務臺等重點點位維持秩序,解答游客的各種提問......量大且瑣碎。而作為隊長,劉科輝還要多操一份心,統籌每天在崗的志愿者,高效完成各項“規定動作”,及時處理各種突發狀況。在他看來,最開心的還是收獲那些素昧平生游客的感謝與鼓勵,這讓劉科輝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志愿服務的意義與價值。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