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麗多彩才是假期該有的模樣
(資料圖片)
在許多人印象中,鄉村孩子的暑期生活處于放養狀態,但看似自由的背后卻隱藏著許多無奈。因為缺乏足夠的監管和指導,鄉村孩子在暑期生活往往沉迷于電子游戲、網絡和電視,作息時間常常被打亂,日夜顛倒,導致身體和心理健康出現問題。
為打破困局,近年來江西省婺源縣形成了黨委、政府主導,教育行政部門牽頭,社會力量和廣大家長積極參與的氛圍,讓鄉村孩子的暑期生活變得多姿多彩,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與希望。
廣招支教團,跟著大學生哥哥姐姐拓展視野
7月22日,一場名為“浩瀚寰宇,手可摘星”的航天主題藝術創作展在婺源縣長溪村舉行,孩子用廢棄水瓶、紙箱等材料組裝的衛星、火箭等生動地呈現在人們面前。這是北京理工大學星火支教團指導孩子開展的實踐活動。
為吸引大學生暑期支教團的到來,婺源縣做好貼心服務,前來開展暑期支教的團隊逐年增多,今年已達40余個。
大學生支教團結合成員的專業特長、當地實際和孩子需求精心設計課程,提供豐富多樣的服務活動。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支教團針對學生特點開設了航模、航空航天概論等一系列科普課程,為鄉村孩子打開新的世界。
賦春鎮今年暑期共迎來6個大學生支教團,鎮黨委副書記何龍向介紹說,為服務好大學生支教團,他們組織各村提前主動對接,為各支教團提供有空調的房間,請村里廚藝最好的廚師做飯,派出村干部和村民志愿者每天到支教點巡查,保證日常教學有序開展。
北京理工大學星火支教團的賈怡茹已是第二次來婺源支教,她說平時走在村里,村民都會主動熱情地跟她打招呼,稱贊她是“翻山越嶺,攜光而來”的志愿者,在她心里這里已是她的第二故鄉。
建立童伴之家,與“童伴媽媽”過暑假
婺源不僅用熱情吸引人才前來支教,還積極承接改善鄉村教育環境的項目,其中包括童伴之家項目和“慧育希望”兒童早期發展項目。
童伴之家項目致力于改善鄉村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問題,給予鄉村孩子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婺源縣支持和鼓勵當地愛心人士參與項目捐助,4年時間已建立16個管理科學、規范有序的童伴之家。
每個童伴之家還根據師資力量和村莊實際,設置了豐富多樣的學習內容,如腰鼓、舞蹈、繪畫等興趣小組。童伴之家得到家長的高度贊賞和信任,越來越多的村民將孩子送到童伴之家。
今年開始,婺源縣又承接了“慧育希望”兒童早期發展項目,為當地0—3歲嬰幼兒早期發展提供45天的服務,保障鄉村兒童健康成長。
探索農村教育合作社,共享假期的快樂時光
陣陣笑聲從段莘鄉塢頭村一間小屋里傳出,這間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原是塢頭小學教師辦公室,教學點閑置后,段莘鄉中心小學將它改造成服務農村留守兒童的場所,當地鄉黨委、政府、學校、教師志愿者、愛心人士和家長共同出力成立農村教育合作社。
段莘鄉地處偏遠,許多孩子的父母長年在外務工,留守兒童假期生活成了一大問題。今年4月,段莘鄉中心小學利用閑置教學點,通過“學校搭臺、政府參與、家長協助、學生自治”的方式,節假日在塢頭等村莊積極探索農村教育合作社,為留守兒童提供課業輔導、文體活動、情感關懷等服務。
為了活動更豐富,段莘鄉中心小學給農村教育合作社配備了圖書、文具、器材,組織教師志愿者策劃豐富的活動。多彩的活動吸引著孩子,他們在教育合作社找到了打開假期生活的快樂方式。
11歲的曹霞霞是塢頭教育合作社的自治組長,“一放假我就招呼小伙伴來看書、寫作業,大家聚集在一起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還有各式各樣的有趣活動,這樣的假期愉快又充實”。
塢頭村的村民也非常認可農村教育合作社,71歲的曹月琴是兩個孩子的奶奶,“以前娃娃一放假就整天看電視、玩手機,我們忙于農活,又不懂怎么教育孩子,心里干著急”。看到教育合作社給孩子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許多家長自發做起了合作社志愿者,協助教師進行安全監管和秩序維護。
“本以為會很無聊,沒想到農村教育合作社的活動這么有趣。我每天都來和小伙伴打球下棋,老師還帶著我們去觀察大自然。”從城里來度假的曹唐浩開心地說。
農村教育合作社得到婺源縣教體局和當地政府的肯定,目前正在廣泛宣傳活動的優勢和成果,吸引更多的鄉鎮借鑒和復制經驗,讓更多學校和家長參與其中。縣教體局將為農村教育合作社的志愿者和教師提供相應的培訓和支持,共同推動農村教育合作社的發展。
《中國教師報》2023年08月30日第15版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