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繪芳華,畫家方華創作談
畫家方華,字敬賢,號清溪山人。曾任《收藏天地》主編。現為匈牙利華人華僑書畫院院長、江蘇省工業合作聯合會書畫院院長、南京積善文化藝術培訓有限公司藝術顧問、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被多所院校聘為客座教授。自幼師從林散之、亞明、黃養輝、蕭平等大師名家,深得其真傳。出版了《方華畫集》、《方華書畫集》,《中國書畫報》為其開辟專欄做了宣傳,多次舉辦個人書畫展。在今年第九屆揚子晚報藝術節上,方華為觀眾們帶來了他的力作。
(資料圖片)
方華的工作室坐落于秦淮河畔的貢院街上,千百年來,燈火闌珊的夫子廟,既留下了文人墨客、才子佳人的佳話。穿越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方華的工作室在這里偏安一隅,一幅幅逸秀素簡的山水畫和知性詩意的花鳥畫仿佛是鬧事中的桃花源。
中國畫講究造境,以心靈感悟大自然。中國畫的空間,是心靈的空間,展現的是心靈之境。有景、有情是中國畫造境的一門學問。新中國成立后,發源于南京的、在畫壇享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新金陵畫派”的山水畫大師們,以“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創作理念,將中國山水畫的造境之美推向了一個新境地。
方華的山水畫延續“新金陵畫派”的審美情趣,以描繪秀麗的江南風光為主線,清而不濁,古而不板,傳統中透著新意,清逸雅麗、恬靜疏曠。方華是一個謙和的雅士,文人的氣質在作品的審美取向上得到了自然而然的流露。
遠山近石、遠水近泉、遠帆近屋,青山隱隱綠水迢迢的江南山水,在方華的筆墨中宛如江南吳語的輕柔,令人心動;又似空氣中若有若無的泥土芬芳,沁人心脾。畫卷上那種詩意般的浪漫,讓人聯想到定都南京的南朝后主李煜魂牽夢縈的吟詠:“閑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
中國畫的意境之美,不僅是雄偉壯麗的大氣遼闊、飛瀑流泉的悠然絕唱,還是靜謐祥和的深遠澄明,以及含蓄內斂的波瀾不驚。身處鬧市的方華,不受當下的紛繁與世俗的誘惑,重韻致,求天趣,尚逸品,用瀟灑簡約、豁達超脫的筆墨,表達出畫家清高的個人情感,妙在筆墨之外。
流光溢彩的秦淮河、古風古韻的夫子廟,阡陌縱橫的商業老街。在這個煙火氣十足的秦淮河畔夫子廟的一隅,方華用沒有煙火氣的筆墨,抒寫出風輕云淡的芳華。
通訊員 四正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
方華作品欣賞
校對 徐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