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襄汾縣舉辦2023年“農商銀行杯”燒餅創業創新技能大賽
原標題:襄汾縣舉辦2023年“農商銀行杯”燒餅創業創新技能大賽(引題)
(相關資料圖)
搟面刷油雙面烙 香噴噴的燒餅出爐啦(主題)
山西晚報記者 劉江 通訊員 張東明
為推動“襄汾燒餅”技藝傳承和產業發展,8月12日,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2023年“農商銀行杯”燒餅創業創新技能大賽鳴鑼開賽。20組民間燒餅師傅現場比拼,創新燒餅制作,展示手工技能,傳承美食技藝,激發創業活力。
當日上午,在襄汾縣城丁陶廣場上,十多個爐子整齊排列,搟面杖、刷子、鏟子等一應俱全。只聽一聲鑼響,燒餅師傅帶著面團和獨家秘制配料,分兩批上場。
拾掇案板,調整火候,拿出面團,裹上油酥、調料,只聽搟面杖敲擊案板的聲音此起彼伏,面餅刷油在爐上烤制的刺刺聲不絕于耳。糖餅、棗花餅、油酥餅、椒鹽餅、三角餅……選手們各顯“神通”,制作出花樣繁多的燒餅,獨特的香氣彌漫在賽場周圍。
8月12日,襄汾縣2023年“農商銀行杯”燒餅創業創新技能大賽現場,評委對選手們做的燒餅進行評選。山西晚報記者劉江 攝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烈角逐,來自汾城鎮的吳彩峰、司莎莎最終獲得冠軍。吳彩峰今年44歲,原來是一名大貨車司機,直到31歲時才轉行做燒餅,現在汾城汽車站附近開了個餅子店,生意還不錯,每天能夠賣出200多個燒餅,這些年靠著打餅子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襄汾燒餅”源于農耕時代,興于古晉、盛于明清。一只“小燒餅”,富民“大產業”。20世紀90年代,從襄汾縣永固鄉永固村的3名村民到北京打餅子謀生開始,到現在,全縣外出從事燒餅產業的人數達2萬余人,遍及京、津、冀等全國十幾個省市區。
選手在比賽現場大秀技藝。
現在,“襄汾燒餅”逐步形成油酥餅、千層餅、麻醬餅、椒鹽餅、糖餅,夾蔬菜、雞蛋、香腸、肉絲的夾心餅等系列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推動燒餅制作工藝、品質和口味持續提升。
今年37歲的原本利是參賽選手中的佼佼者,也是一位“餅二代”。他從16歲起便跟著父母在北京打餅子。兩年前,有了一定積蓄的他決定返鄉創業。如今,原本利不僅在永固鄉開設了一家食品加工廠,還在侯馬市區擁有一家1400余平方米的餐飲店。他還依靠制作特色美食短視頻,成為一名擁有200多萬粉絲的“網紅”美食博主。
小燒餅承載大民生,小燒餅成就大夢想。經過多年的努力、幾代人的奮斗,襄汾燒餅在創業中創新,在變革中發展,漸漸成了大產業,越來越多的襄汾人靠著燒餅打開了創業門、走上了致富路。如今的襄汾“餅子大軍”也正逐漸成長為一支名副其實的“致富大軍”“就業大軍”。據了解,在襄汾全縣,燒餅行業每年可創造經濟效益6億元,燒餅亦從“小縣城”邁進了“大城市”,從“謀生技”轉成為“致富經”。
評委現場打分。
一只“小燒餅”,成就富民“大產業”。近年來,襄汾縣始終把“襄汾燒餅”產業發展作為富民強縣的重要抓手,為進一步推動“襄汾燒餅”品牌化發展,該縣成立了“燒餅協會”,開展技能培訓,建立了穩定的勞務輸出渠道,注冊了“晉襄酥”商標,譜寫了歌曲《燒餅之歌》,設立了“襄汾燒餅”街頭快餐車,山西省烹飪餐飲飯店行業協會還授予襄汾縣“山西燒餅之鄉”榮譽稱號。這些重要舉措將“襄汾燒餅”逐步推向“品牌化、連鎖化、標準化”發展,讓燒餅成為襄汾響當當的“就業名片”“富民產業”。
來源:山西晚報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