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森林面積和蓄積量雙增長
(相關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近日,記者從省林草局了解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的《黃河上中游天然林保護修復效益監測國家報告》顯示:黃河上中游天然林保護修復實施前后,我省天然林保護修復森林面積增加量為89.29萬公頃,占黃河上中游天然林保護修復總增加量的13.09%,其增長幅度為38.60%;天然林保護修復森林蓄積量增加量為0.11億立方米,占黃河上中游天然林保護修復總增加量的3.33%,其增長幅度為35.50%。
我省地處“三江之源”,天保工程實施前,天然森林經人工采伐、盜伐和放牧等人為活動,森林資源呈現退化、減少趨勢,更新的森林尚處于中幼齡林階段。1998年省政府發布了《關于停止天然林采伐的通告》,我省瑪可河林業局納入試點范圍,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2000年我省全面啟動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行政區域涵蓋西寧、海東、海北、海南、黃南、果洛、玉樹7個州(市),總面積達39.13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54.3%。
從1998年到2022年,投入中央資金69.2億元,完成營造林1320.07萬畝,其中人工造林93萬畝,封山育林745萬畝,飛播造林109萬畝,森林撫育373.07萬畝;分流安置富余職工251人;聘用社會護林員18.97萬人次,發放管護勞務報酬達20.90億元;落實生態公益性管護崗位4.07萬個,生態公益性管護崗位人員戶均年增收1.68萬元以上。多年來,通過實施森林管護、公益林建設、中幼林撫育、產業發展等項目,為林區群眾創造就業機會,開辟新的增收途徑,為農村牧區脫貧致富作出了積極貢獻,成為林區群眾心目中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