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觀熱點:利元亨定向募資24.9億元 完善光伏設備整線建設布局
光伏業務布局在2022年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利元亨,于6月27日披露,其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的事宜獲上交所受理,并同步披露最新募集說明書。
據最新披露,本次發行不超過26,491,308 股(含26,491,308 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49,988.80萬元(含本數),募集資金將用于華東光伏高端裝備產業化項目、智能制造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加速HJT布局進度 補充公司第二增長曲線
【資料圖】
此次募集資金中,將投資12.3億元用于華東光伏高端裝備產業化項目建設。該項目分為華東光伏高端裝備生產基地建設和高效電池片產業化驗證兩個子項目。重點聚焦公司在光伏設備領域的研發實力和生產能力,主要產品為HJT電池4道工序中的核心設備、光伏組件及光伏自動化設備。通過本募投項目的實施,公司將具備HJT 電池片整線的生產能力并提升設備交付能力。據了解,今年年初,公司首條光伏生產線交付海外市場,公司表示,本次發行有望完善公司在光伏電池領域的產品布局,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此前利元亨業務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車鋰電領域,涉及光伏領域較少,但公司部分設備已用于鈣鈦礦電池生產中。2022年利元亨分別與馮·阿登納(VON ARDENNE)、上海森松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光伏(HJT)領域展開深度合作;2023年,公司與長三角太陽能光伏技術創新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開發光伏設備并共建光伏設備實驗室,推動光伏技術應用研發和產業化。
根據規劃,該項目建設周期為2年時間,為了實現整體的項目效益,利元亨在具體投資比例中也有其重要發力點,比如其中制絨清洗設備投資占比約10%、PECVD設備投資占比約50%、PVD設備投資占比約25%、絲網印刷設備投資占比約5%、HJT電池片自動化線投資占比約 10%。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全球能源轉型加速,基于對未來市場增長空間的信心,5月份以來,各頭部光伏企業紛紛投資百億加碼一體化產能,頻頻掀起百億擴產潮,5月下旬光伏行業盛會SNEC更是吸引了逾50萬人觀展,創下歷史級火爆的場面。適逢向N型技術切換的當下,展會期間隆基綠能、天合光能、通威、晶澳科技等數十家企業推出了基于N型技術的新品備受關注,TOPCon路線產品已經具備規模優勢,而HJT路線產品多處于進一步的技術攻堅階段,未來落地指日可待。
今年3月,中核匯能“2023年度光伏組件集采”中,HJT組件首次被國內央企作為單獨的產品分類進行招開標,未來需求有望釋放。根據天風證券研報數據,2022年HJT電池出貨約為3GW,預計2023年HJT行業擴產規模預計50-60GW,2024年HJT行業擴產規模有望達90-100GW。
提升數智化水平,打造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隨著鋰電產業發展步入新階段,如何更好地實現降本增效成為當前市場競爭的重要因素,數智化進程逐漸邁向深水區。一方面,數據愈發成為產業的強勢驅動力量;另一方面,電池廠的產能擴張倒逼設備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對檢測、數據統計、電池追蹤智能系統提出更完整、更完善的要求。以鋰電生產線為例,除了前端、中端和后端的鋰電設備,還需要數字化工廠規劃、機器視覺、智能倉儲物流和管理軟件等組成部分將各道工序打通。高端客戶不僅要求設備供應商提供獨立設備,還要求產線自動化水平和配套支持服務能力。
本次募投的智能制造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建設項目,以構建智慧物流倉儲系統為主要目標,通過結合物聯網技術、集成自動化、AI、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新技術,實現信息集成、優化物流流程,促進企業智慧工廠各環節高效運營、降本增效,在節省人工成本的同時,提高倉庫周轉效率,有利于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維持并拓展海外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未來盈利的確定性。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