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兒子培養成敵人,把徒弟培養成對手,宮崎駿:沒有一人值得托付
相信很多人是從小看著動漫長大的,動漫就像是每個人心里的天空中那一片溫柔的云朵,為每一個孩子種下了美好又奇妙的的種子。種子會在心里發芽,動漫不會只是兒童的專屬,很多成年人依舊會癡迷于動漫,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自己關于動漫世界的白月光,動漫的人物在很多人心中并不只是一個虛構的人物,有時候是比真實的人類更親近的陪伴者。
隨著最近國漫創作力量的壯大,國漫也逐漸崛起,但日漫在很多國人心中仍然是處于不可撼動的地位。而說到日漫,就不得不提到宮崎駿,就像提到巴西,人們會想到桑巴,提到愛爾蘭,人們就會想起踢踏舞,宮崎駿也可以算作是日本文化的一種象征。
宮崎駿的作品往往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對于自然和人性剖析有十分美的詮釋,還可以讓觀者引起強烈的共鳴。每每看,每每都有新的不同的感悟,就像初看《千與千尋》只被千尋和小白之間懵懂的愛情所感動,再看卻發現了湯屋里折射的現實世界以及無臉人隱喻的孤獨和欲望讓人感傷。
(資料圖)
他的動漫簡單、干凈、美,他用溫暖治愈的畫風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故事。但是在漫畫天地里呼風喚雨的宮崎駿似乎不得身邊人心,把自己的的徒弟培養成對手,把兒子培養成敵人,難怪他會說出“沒有一人值得托付”這樣的話。
宮崎駿動畫夢的種子
宮崎駿于1941年出身在東京杜文京區,大學畢業于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學院,和動漫一點關系都不沾,但是宮崎駿的家族是一個軍工企業,經營著飛機工廠,所以即便在戰后物資匱乏時期,宮崎駿生活依舊相對富裕和自由。
但是在父親告訴他家族企業生產的飛機尾翼都不合格,但只需稍稍賄賂軍方管理人員,就可以蒙混過關之后,他對家族的特權產生了懷疑,這些對家族來說無可厚非的把戲卻給宮崎駿內心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引發了他對人性的思考,也間接影響了他之后的動畫創作風格
雖然宮崎駿從小沒有藝術氣氛的熏陶,但是他對靜態的繪畫很有天分,于是在1958年,在宮崎駿高中3年級時候,他看了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從此他對動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他所讀的大學中,沒有漫畫社,于是宮崎駿進入了最為相像的兒童文學研究會,雖然社員只有宮崎駿一個人,但是他卻依舊在大學期間創作了大量的漫畫。裝載著宮崎駿漫畫夢的帆船也由此啟航了。
動漫匠人——宮崎駿
或許你看過《起風了》《哈爾的移動城堡》《千與千尋》《魔女宅急便》等動漫作品嗎?宮崎駿一生差不多創造了五十多部動漫作品,從1963年進入東映動畫公司之后,從最初僅僅負責最底層的原畫和設計工作,到最后因二戰后文藝界的民主氣息盛行,宮崎駿因此被社內的前輩大冢康生發現,才嶄露頭角。
從后來離開東映動畫公司跳槽到從Production動畫和Zuiyo映象到最后創建自己的吉卜力工作室,宮崎駿對待動漫始終都始終懷揣著嘔心瀝血、竭智盡力的態度,所以他的動漫才會成為一個又一個的經典,直到現在都不過時,他對待動漫的心始終不會老去,盡管多次因為身體原因宣布退隱,但是他總是在幾年后帶著作品重新復出,在2014年11月8日,宮崎駿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這個獎頒給宮崎駿是絕對正確的,只有宮崎駿是帶著一顆匠人的人去創造自己的動漫,這樣的漫畫才會如此的溫暖我們、療愈我們。
把徒弟培養成對手
在大眾眼中的宮崎駿是一個留著滿臉白胡子,戴一副黑框眼睛,彎著眼睛笑著的和藹的老爺爺形象,但是在工作中,宮崎駿卻是異常嚴肅認真的,不僅對自己狠,對工作室手下的員工也非常嚴格,用高標準來要求他們。
曾經在NHK播出的特別節目《永不終止的人 宮崎駿》中,總可以看到宮崎駿怒斥員工的畫面,而員工櫻木優平也多次在社交軟件上發表參與宮崎駿動畫制作的高強度和壓力讓人難以忍受。
而當年宮崎駿創作《風之谷》的時候,庵野秀明制作的原畫得到宮崎駿的賞識,于是他把其中巨神兵的創作部分交給了新人庵野秀明,而當時的庵野秀明才是個剛出大學的菜鳥,對此重任他表示十分遲疑。
但是宮崎駿卻只對他說了一句:“畫的了就畫,畫不了就走人。”于是庵野秀明只能連夜趕稿,畫了35套圖才讓宮崎駿滿意,最后《風之谷》也獲得了一致好評。
庵野秀明也從此成為了宮崎駿的徒弟,但是之后庵野秀明便離開宮崎駿開始獨干,自己創辦了動漫公司,他的多部動漫電影入圍日本電影學院學院獎,他形成與宮崎駿截然不同的作品風格,就算是搞笑的題材動畫,在庵野秀明的手下也會有嚴肅的感覺。
而曾經的師徒,現如今變成了對手,由庵野秀明導演的《新世紀福音戰士:Q》與宮崎駿的《幽靈公主》同期上映,兩人自然成為了競爭對手。
而面對日本2012年度十大賣座電影之一的《新世紀福音戰士:Q》,宮崎駿則評價:“把人的陰暗面帶來的影響擴大化作成電影,我認為是最糟糕的做法。”還說希望庵野秀明能早日從《福音戰士》的光環中走出來,對此庵野秀明也回擊表示宮崎駿的吉卜力培養不起繼承者。
把兒子培養成敵人
都說“青出于藍勝于藍”,但是宮崎駿的兒子宮崎吾郎卻遠遠沒有父親的天賦,而宮崎駿對宮崎吾郎也是十分嚴格。
宮崎吾郎和宮崎駿一樣,一開始并不從事動漫事業,在大學就讀農學部的森林工學系,畢業后成為了景觀設計師,他進入動漫世界是因為吉卜力的制作人邀請他設計吉卜力美術館,而之后他才辭去美術館館長,正式加入了吉卜力。
在那期間,宮崎吾郎再次受邀制作動畫電影《地海戰記》,甚至直接把導演的工作交給了他,對待此事,宮崎駿非但沒有大力支持兒子,反而是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宮崎駿認為宮崎吾郎的動畫只是在一昧的模仿,沒有原創性,更背離了主人公朝氣蓬勃形象的刻畫原則,所以在宮崎吾郎接下這個工作之后,父子倆在電影制作期間甚至幾乎沒有交流。
而事實結果也證明宮崎駿是對的,《地海戰記》的評分極低,差點就砸了吉卜力的招牌。
但是宮崎駿如此反對兒子執導也是因為他從來沒遇過相關經驗,難當大任,其實也是對宮崎吾郎的一種保護,而宮崎吾郎對父親也是十分崇拜,想向父親證明自己的能力。所以之后的《虞美人盛開的山坡》,在父親宮崎駿的幫助下,也獲得了較高的反饋。
但是盡管宮崎駿還是幫助了兒子,他依舊是幫才不幫親,2015年宮崎駿遣散吉卜力所有員工時,沒有介紹一個員工給兒子,只留下一句:“沒有一人值得托付。”的感慨。
小結:
宮崎駿可以說是日本動畫界的一位傳奇人物,他將動畫賦予了更多更深的內涵,把它們上升到了人文思想的高度。
他也是日本三代動畫家中,擔負著承前啟后重任的角色。人民網評價宮崎駿的動畫是可以和迪斯尼、夢工廠共分天下的一支重要的東方力量。所以,動畫世界就真的如宮崎駿所說的那樣,沒有一人值得托付嗎?
其實從事動畫工作的優秀人才絕對不少,只是暫時還沒有人達到宮崎駿的高度,而宮崎駿說出這樣的感慨也正是因為他對動畫的嚴謹要求和強烈的熱愛,這都體現了宮崎駿對動畫發展極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由此可見宮崎駿是真正為動畫而生,為動畫而活的人。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