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費“20條”來了 聚焦增量調動存量 有哪些突破口
7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措施》圍繞穩定大宗消費、擴大服務消費、促進農村消費、拓展新型消費、完善消費設施、優化消費環境等六個方面,提出20條具體政策舉措,力求長短兼顧、務實有效。
【資料圖】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指出,《措施》將與各領域、各品類重點政策一道形成促進消費的一攬子政策體系。促進消費工作點多面廣,但發改委始終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堅持優化供給和擴大需求更好結合,堅持提質升級和創新發展更好結合。下一步,將切實抓好《措施》貫徹落實,確保各項政策落地見效,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需要。
恢復和擴大消費對經濟的帶動作用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產業室主任、研究員魏琪嘉對貝殼財經表示,恢復和擴大消費是穩增長的重要途徑,是擴大內需的重要著力點,同時也對改善民生、暢通經濟循環具有關鍵作用。可以說,持之以恒促消費,也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需要的題中應有之義。
當前,恢復和擴大消費,面臨一些堵點和難點,此次政策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直接回應關切,對破解難題、疏通堵點將起到重要作用。特別是此次政策對穩定大宗消費進一步出臺細化舉措,持續優化消費環境,如優化汽車購買使用管理,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等等,把優化供給和擴大需求更好結合起來,體現了政策的精準性。
此外,恢復和擴大消費,還要在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上加大支持力度,以新場景帶動形成新的消費需求,助力新的增長點逐漸發展壯大并充分發揮作用。同時,持續做好消費品質提升和消費售后管理等,以強化質量品牌建設提升消費吸引力。
當前,恢復和擴大消費對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政策出臺為做好擴大消費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消費是內需的“慢變量”,消費“量”與“質”的同步提升涉及穩定就業、收入分配、產品供給、消費模式培育等方方面面。政策實施上應注重長短結合、穩步推進、適度超前,在重點領域加快突破,為中長期改革持續推進打好基礎。下一步,還是繼續抓好政策落實,及時開展政策實施效果評估,把具體政策轉化為穩增長、調結構、增動能的動力。
聚焦增量調動存量促消費
魏琪嘉指出,此次政策除了聚焦做增量外,也注意調動存量資源對恢復和擴大消費的帶動作用。例如,政策中提到,穩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進一步發揮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在老舊小區改造和老舊住宅電梯更新改造中的作用,繼續支持城鎮老舊小區居民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加裝電梯等自住住房改造。這也有利于調動存量資源助力擴大消費,帶動相關行業生產、消費形成正向循環激勵,有利于提高政策效率。
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燕翔指出,伴隨著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傳統衣食住行消費不斷趨向飽和,增長潛力逐漸變小。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興消費經常出現爆款。新興消費對經濟增長的積極意義,除了其本身需求潛力更大外,還體現在能夠通過新消費帶動新投資。
此外,服務消費比貨物消費空間足,當前中國服務消費占比僅52%左右,且中國發展階段已經跨過人均GDP一萬美元大關,正是消費升級服務占比提升的主要階段,從未來發展空間看,未來我國服務消費增長空間充足應會顯著高于貨物消費。未來我國服務消費發展會主要集中在三個方向:一是文化旅游體育服務消費。二是健康養老家政服務消費。三是教育培訓托幼服務消費。
另外,耐用消費比快速消費彈性強。耐用消費品的波動屬性在所有消費品大類中是最強的,美國長周期數據中,耐用消費品增速的標準差遠高于服務消費和非耐用消費品。因此從短周期角度看,依靠耐用消費品提振整體消費可以獲得更強的向上彈性。
消費重新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
植信投資研究院宏觀高級研究員羅奐劼對貝殼財經表示,《措施》發布正當其時,從短期來看,今年以來,盡管外需持續走弱,投資增速放緩,但消費快速回升,重新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有效帶動經濟保持較快增長。
羅奐劼指出,數據顯示,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2%,拉動GDP(國內生產總值)5.2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貢獻率明顯提升。其中一季度貢獻率為66.6%,拉動GDP3個百分點;二季度貢獻率達84.5%,拉動GDP5.3個百分點。
但二季度以來,內生動能有所減弱,且從兩年、三年和四年的平均增速來看,消費較疫情前常態增長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因此,為了確保實現預期增長目標,鞏固當前經濟穩步復蘇的態勢,下半年繼續推動消費保持較快增長仍是第一要務。
從長期來看,隨著近年來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固定資產投資對內需的提振作用逐步減弱,擴大內需需要更多向依靠消費進行轉變。
羅奐劼認為,2010年至2021年,最終消費支出對于GDP的平均貢獻率約為54%,大于資本形成,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這表明中國內需增長已逐漸向以消費為主要拉動力轉變。倘若按5%的GDP平均增速計算,預計到2025年,我國的經濟總量將達到20多萬億美元,消費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萬億美元以上。
到“十四五”結束時,預計人均GDP接近1.4萬美元,每年就能新增5萬億左右的消費,約為目前消費總量的12%。因此未來有效擴大消費就能更好地擴大內需,持續推動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措施》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布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積極的推動作用。
英大證券公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鄭后成認為,下半年“促消費”的重點和突破口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既然消費增速在根本上取決于宏觀經濟增速,因此,需要加大力度推動宏觀經濟的增長,推升CPI當月同比與收入增速,在價格與數量兩個角度同時推升消費增速。
第二,制約居民消費增速的重要因素是收入增速,以及未來的收入預期。一個解決辦法是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進而提升對消費品的購買需求,加大消費品的購買量。
第三,汽車是下游重要的需求,產業鏈條也很長,同時連接投資與消費。加大對汽車的刺激力度,可以同時刺激需求端與供給端,是重要的刺激對象,也是下半年促消費的重點和突破口。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