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和天下·豫見宋潮”走進日本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通訊員 吳雪清
茶起源于中國,盛行于世界。茶文化是數千年中華農耕文明史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當下,風靡世界的日本抹茶源頭正是北宋都城開封及中原一帶的“點茶”。
【資料圖】
為慶祝“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5月起,文化和旅游部在全球41個國家舉辦以“茶和天下·雅集”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多地聯動傳播。5月20日,“茶和天下·豫見宋潮”沉浸式藝術展在日本大阪中之島美術館拉開帷幕。
活動現場,濃郁的宋朝氣息撲面而來。河南非遺工作者圍繞宋畫、宋代書法、宋詞、宋瓷等,通過茶會、雅集、交互式藝術展等跨界融合的創新方式,以茶為媒,以器載道,立體生動地展現宋代美學生活方式,通過場景化、組合式的藝術氛圍營造,貫穿“文人四雅事”(焚香、點茶、插花、掛畫)、茶舞、撫琴、古樂、詞曲吟唱等,全方位彰顯中式美學生活態度,為觀眾帶來了古今融合的宋代美學體驗、視覺享受和文化共鳴,同時還通過茶文化的沉浸式體驗,融合展現了“一城宋韻·汴京夢華”的榮耀和輝煌、傳承和弘揚。
唯美的沉浸式藝術展空間,是根據宋代《聽琴圖》原畫復刻出來的場景體驗區,凸顯了多重宋代美學元素,塑造出沉浸式體驗空間,讓觀眾們不僅可以身臨其境地步入宋畫場景,還可以交互式聽琴師撫琴一首,感受“五音和五臟,五色映五方”的傳統智慧。
垂直的帷幔圍合之中,河南非遺直播間團隊現場展示了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書法,并以國禮鈞器“融天下”演示了宋代七湯點茶法技藝,以茶舞的形式輔助展示了點茶的獨特魅力。
活動現場的地毯界面,取自宋代畫家馬遠的《水圖卷》之“黃河逆流”篇,寓意黃河文化、中原文化的多元碰撞,融合展現了古今宋式風雅的美學意境。此外,藝術展期間還將同步展示汴繡、木版年畫、鈞瓷、汝瓷、澄泥硯、陳氏麥稈畫、王大昌茉莉花茶等多姿多彩的河南非遺項目。
“茶和天下·豫見宋潮”沉浸式藝術展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中國駐大阪旅游辦事處、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開封市人民政府聯合承辦,日本文化廳支持。
據了解,5月21日,“茶和天下 豫見宋潮”開封文旅專場推介會也在日本大阪舉行。當前,開封正積極創建“東亞文化之都”,希望通過此次活動,雙方攜手打造開放協作的文旅交流平臺,打開資源共享、客源互送、合作共贏的發展新格局,希望大阪市民游客到中國開封,共享“一城宋韻·東京夢華”。
推介會上,來自開封的點茶師嚴明明為現場嘉賓演示了七湯點茶法。七湯點茶法為北宋皇帝宋徽宗趙佶所著《大觀茶論》最為精彩的部分。七湯解釋為一湯疏星皎月,二湯珠璣磊落,三湯粟文蟹眼,四湯青云漸升,五湯浚皚凝雪,六湯乳點勃然,七湯稀稠得中。從七湯的點制過程,可以解讀宋代茶藝之美,即美輪美奐的湯花之美,古樸典雅的茶器之美,優雅至極的點茶手法以及致清導和的精神之美。
在點茶技藝展示的同時,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進行了題為《一城宋韻 東京夢華——開封》的文旅推介,并向各位來賓介紹了《清平樂·品宋》一日游,《清平樂·雅宋》兩日游,《汴京七十二小時》三日游這三條旅游體驗線路。現場來賓一邊聆聽,一邊品茶,共享歡愉時光,淡雅的芬芳也在唇齒間彌漫,久久不肯散去。
此次活動是文化和旅游部在全球范圍內開展的“茶和天下·雅集”活動之一,旨在推動中國茶文化、茶產業和茶科技的宣傳推廣;也是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圍繞“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推廣,深度整合宋代傳統文化、旅游資源和非遺特色的融合體驗活動,為進一步推動國潮文化走出中原、走向世界,做出了創新嘗試和有益探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