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時訊:“設計美學與中國設計學話語體系建構”學術論壇在北京大學召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論壇開幕式現場。本網記者 胡子軒/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胡子軒)5月20日,主題為“設計美學與中國設計學話語體系建構”的北大人文論壇暨中華美學學會設計美學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學術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來自全國各院校的近100名設計學研究學者聚首未名湖畔,共話設計美學與中國設計話語體系建構。開幕式上,中華美學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高建平,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劉晨,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副部長、藝術學院教授、文化產業研究院向勇分別代表主辦、承辦單位致辭。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研究員祝帥主持論壇開幕式。
開幕式嘉賓致辭。本網記者 胡子軒/攝
在主旨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對設計學和設計美學的定義、中國設計與東方設計話語體系建構、中國設計美學個案研究和設計學學術史等議題做了深入的闡述,論壇緊扣主題,在當前設計學界熱衷于談論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論題之外開辟了新的研究方向,顯示出交叉學科設計學所交叉的工學之外的藝術和人文的一面。演講嘉賓和題目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朱青生《設計的本體》、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杭間《中國設計史建構的反思》、蘇州大學教授李超德《智能化時代關于“東方設計美學”的再認識》、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黃建成《設計之魅——世博設計歷程》、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章宏偉《故宮文物與故宮設計學理論建構》、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研究員李溪《中國園居設計中的宇宙意識》、祝帥《設計美學研究在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華美學學會設計美學專業委員會主任梁梅主持主旨論壇。
主旨論壇嘉賓發言。本網記者 胡子軒/攝
當天下午,四場平行分論壇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各分會場繼續開展,主題分別為“設計美學:對象、方法、范疇與理論研究”“中外設計史:思想、流派及個案研究”“中國設計藝術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研究”和“設計研究青年論壇”。來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近60名專家學者和在讀學生發表了論文。四個分論壇分別由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孫海燕、中華美學學會設計美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曲康維,北京印刷學院設計學院兼研究生院副院長陶海鷹、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雅博士后曹芳芳,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副教授蔡淑娟、中國美術學院博士后劉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研究生貢雨婕、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博士研究生袁藝珂共同主持。
閉幕式上,黑龍江大學教授鄭偉、湖南大學副教授張朵朵、深圳大學教授吳洪、北京大學研究員董麗慧四位分論壇評議人分別匯報了各分論壇的討論盛況。大家一致認為,論壇營造了投稿者與專家對話的高水平平臺,發表了許多創新性觀點,是一場高質量的線下學術交流,也充分體現出北京大學在美學和設計學領域的重要地位和社會責任。梁梅介紹了邀請此次論壇的入選者加入中華美學學會的有關事宜并進行論壇總結。最后,李超德代表下屆論壇主辦方蘇州大學表示下屆論壇將繼續延續“以文會友”的模式,公開征稿并由專家評審,并向與會代表發出邀請。閉幕式由祝帥主持。
據主辦方介紹,此次論壇是近年來設計學界為數不多的公開投稿的論壇,倡導“以文會友”和學術規范。論壇于2月28日發布征稿啟事,這些在論壇上發表的論文是從近200篇投稿中經過多輪專家評選遴選出來的,要求入選者提交未曾發表過論文全文。
本次論壇在中國設計學界加快推動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構建的背景下召開,作為北大人文論壇的第102場,由中華美學學會、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北京大學人文學部共同舉辦,中華美學學會設計美學專業委員會、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承辦。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