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下調釋放穩增長信號 當前動態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 《中國證券報》14日刊發文章《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下調釋放穩增長信號》。文章稱,6月13日,人民銀行開展2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1.90%,較前日下降10個基點。這是該短期政策利率自2022年9月以來的首次下降。
(相關資料圖)
專家認為,在經濟恢復態勢亟待鞏固的背景下,本次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利率下調釋放了明確的穩增長信號,有助于引導金融市場利率下降,改善各方預期,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后續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利率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也有望相應下降,一攬子穩增長政策舉措可能醞釀出臺。
同日晚間,人民銀行下調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隔夜期下調10個基點至2.75%,7天期下調10個基點至2.9%,1個月期下調10個基點至3.25%。
(資料圖,新華社發)
(小標題)提振市場預期
專家指出,此次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降息”有助于穩預期、穩信貸,釋放了明確的穩增長信號。
“當前經濟景氣度有所下行,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已連續兩個月位于臨界值以下,物價持續低位運行,出口增長放緩,內外需求均較為疲弱,穩定各方預期必要且急迫。”光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表示,“降息”可以改善居民和企業預期,穩住信貸需求,托底經濟增長。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二季度以來經濟修復力度穩中偏弱,樓市也再度出現轉弱跡象,穩增長政策需適時發力。本次短期政策利率下調釋放明確的穩增長信號,將有效提振消費和投資信心,推動房地產行業盡快實現“軟著陸”。
從物價來看,王青說,近期物價水平偏低,1-5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累計同比漲幅僅為0.8%,核心CPI累計同比漲幅只有0.7%,明顯低于3.0%左右的溫和水平。“這為適度下調政策利率提供了空間。”他說。
此外,6月8日以來,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陸續下調活期存款和部分定期存款掛牌利率,也為政策利率下降釋放了空間。業內人士認為,存款利率下調有助于降低銀行負債成本,緩解凈息差壓力,從而為進一步推動貸款利率下降、合理讓利實體經濟創造條件。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表示,本次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利率下降是加大逆周期調節的體現,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促進金融讓利實體經濟,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穩中有降,為經濟復蘇創造松緊適宜、穩健中性的貨幣金融環境。
(小標題)兼顧內外均衡
利率是宏觀經濟重要變量。專家認為,近年來,我國利率調整遵循了較為穩健的“居中之道”,沒有大起大落。
例如,本次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下降10個基點,幅度適中,有利于兼顧保持物價穩定、金融穩定和支持實體經濟等多個目標的平衡,也兼顧了內外均衡,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本次政策利率下降再次表明,在國內與海外物價形勢存在根本性差異的背景下,國內貨幣政策具有很強的獨立性。”王青認為,無論美聯儲6月及下半年是否繼續加息,對國內貨幣政策的影響都將較為有限。本次政策利率下降將有效提振市場信心,推動經濟持續恢復,進而夯實人民幣匯率穩健運行的內在基礎。
“預計人民幣匯率因本次政策利率下降而持續大幅貶值的可能性不大。”王青說。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運金說,下調政策利率在釋放積極信號的同時,可推動市場利率進一步下行,加快需求恢復,從而改善境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預期,有利于穩定人民幣匯率。
談及“降息”對金融市場的影響,高瑞東認為,對于股票市場而言,降息可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改善企業經營現金流,同時低利率環境還可刺激公司投資和市場活動,改善市場風險偏好,短期內會對股市產生提振效應。對債券市場而言,調降政策利率,可引導市場利率進一步下行,從而打開國債收益率的下行空間。
(小標題)穩增長政策有望接續出臺
前次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下降是在2022年8月15日,當天1年期MLF和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均下降10個基點。
專家認為,此次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先于MLF利率下降,進一步凸顯了政策出手應對經濟下行的迫切性,并預計6月15日的MLF操作利率及6月20日將公布的LPR也有望聯動下行。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如果6月15日MLF中標利率下降,將有助于進一步降低銀行資金成本,疊加2022年9月以來存款利率多輪下調、銀行負債成本有所下降,本月LPR報價有望下降5個到10個基點。
高瑞東認為,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下降后,MLF利率跟隨調整,從而引導LPR降低,更能夠達到支持實體經濟的目的。預計6月15日MLF操作利率下降幅度在10個基點左右。LPR方面,他認為,1年期、5年期以上LPR報價很可能出現非對稱下降。
專家認為,在貨幣政策加力支持實體經濟的同時,其他穩增長政策有望接續出臺,形成“組合拳”。
在東吳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陶川看來,此次“降息”后,隨著5月經濟數據公布,穩經濟政策“組合拳”有望出臺。其中,穩地產、擴基建有望成為下半年托住經濟的主要抓手,在基建領域,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有望加碼以發揮杠桿效應。此外,在消費和制造業領域,新的穩定汽車消費及針對性的稅收優惠政策也值得期待。(完)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