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追蹤|長沙機場現場救人的吉大一院醫學生我們采訪到了!
6月22日,長沙機場候機廳內,兩名吉大一院的醫學生憑借專業技能緊急挽救了一位男性旅客的生命。目前,旅客得到及時救治,恢復得還不錯。
(資料圖)
二人緊急救人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播,網友也紛紛為他們專業的素養和救死扶傷的精神點贊。
網友留言來源于網絡
兩名救人的青年,是26歲的潘乃凡和27歲的康嘉,他們是一對情侶,兩人是原吉林大學臨床醫學院的畢業生。潘乃凡畢業后在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臨床醫學院讀研深造,前幾天剛參加了自己的研究生畢業學位授予儀式,并憑借優異成績留院,即將成為一名麻醉科醫生。康嘉已經于2020年畢業。此次,他們于潘乃凡的畢業旅行歸途中,在長沙機場偶遇突發疾病喪失自主呼吸和心跳的男性旅客,運用專業知識緊急施救,幫助爭取最佳搶救時機。
6月25日,中國吉林網記者采訪到了樂觀、善良、有勇氣的準醫生潘乃凡。
潘乃凡。 記者 王濤 攝
“那天我們要返回長春,到機場比較早,還沒來得及吃早餐。在去用餐的途中遠遠看到幾位機場的工作人員站著,中間圍著一位臥在地上的人。當時以為是有人摔倒了,也并未多在意。”潘乃凡說。
潘乃凡、康嘉輪流施救。圖片由吉大一院提供。
“但是走近一看,男子臉朝下,臉下墊著一個紙袋子,臉色發紫。我們見狀便覺情況不妙,所以不約而同地上前幫忙。”潘乃凡回憶,當時機場工作人員出于安全考慮,制止了他們的施救行為。潘乃凡的母親說:“他們都是醫學畢業生。”機場工作人員聞訊,立刻讓出通道。該旅客獨自出行,身邊并沒有家人朋友,所以無法了解既往病史。
潘乃凡和康嘉立刻檢查倒地旅客生命體征,已經沒有脈搏、沒有呼吸。二人將其身體翻轉放平。潘乃凡先行心肺復蘇按壓一組,旅客稍有反應,但仍未恢復脈搏和呼吸。
此時機場急救人員帶了氧氣球、除顫儀等簡易施救設備趕來。潘乃凡和康嘉與急救人員共同施救,康嘉輔助繼續按壓,潘乃凡輔助為其開放氣道,給氧、監測血氧等。
“隨著施救的繼續,逐漸出現不規則的心率,血氧有70多。經過兩次除顫,又進行了幾組心肺復蘇,血氧上升到94到95,心率達到84次左右,也開始恢復自主呼吸。”這時,120車也趕來了,及時將這位患者送往醫院,我們就繼續去找早餐了。
潘乃凡和康嘉合影。圖片由吉大一院提供。
潘乃凡說:“我們倆看到有人倒地,只是想爭取最寶貴的時間,用我們求醫路上的知識來挽救患者的生命。看到網友在視頻下面的留言,我感受到了正能量,也感受到了醫生的神圣使命。在吉林大學學習8年來,積累的醫學經驗帶給我們救人的勇氣。今后,我將用自己的醫學知識回報社會、回報母校、回報更多的患者。”
潘乃凡的碩士研究生導師、吉大一院麻醉科教授宋雪松說:“吉大一院的教學理念和目的是培養學生們精湛的醫療技術和白求恩精神的傳承,塑造學生正確的從醫理想信念。潘乃凡經過反復急救、搶救的知識的培訓,所以她能夠在緊急時刻挺身而出,去搶救一個生命。”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王濤 文字/圖片/視頻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