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區桃花侖街道:幸福養老 食之有“味”
益老食堂。
紅網時刻通訊員 袁仁杰 黃立萍 益陽報道
干凈的餐桌,美味的菜肴,這是赫山區桃花侖街道益老食堂內部的場景。為更好推動社區養老服務,桃花侖街道積極探索黨建與民生融合,標準化建設“家門口的幸福食堂”。7月5日,桃花侖街道茶亭街社區、鐵鋪嶺社區兩家“益老食堂”同步啟用,為老年人群體提供安全、快捷、優惠的餐飲服務。
【資料圖】
鐵鋪嶺社區志愿者為用餐老人打飯。
黨建引領多方聚力 讓老年人吃的開心
“以前總是做飯不方便,年齡大了搞點吃的很麻煩,現在只要去吃就可以,真是太幸福了”。鐵鋪嶺社區前來用餐的老年人鄧憲章開心的說道。桃花侖街道充分整合資源,借助“黨建引領+社會組織+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助力,通過民政部門指導、社會支持等擇優籌辦場所及設施設備,積極推進“益老食堂”公益助餐項目建設。同時充分發揮居民代表聯系服務群眾作用可為行動不便老人提供助餐服務。據了解,目前茶亭街社區、鐵鋪嶺社區兩家“益老食堂”每家可同時容納20-40人左右同時就餐,食堂根據老年人實際情況分為ABCD四個類別進行用餐,最低僅需自費2元一餐。
茶亭街社區益老食堂用餐現場。
問民所需多樣服務 讓老年人吃的舒心
“毛嗲嗲,我來給您送飯了,熱乎的,您趕緊吃。”7月5日中午,身著“紅馬甲”的鐵鋪嶺社區居民代表彭靜準時來到油中王家屬區87歲老人毛盈科的家。香干子炒肉片、陀魚、藕丁、生菜苦瓜湯……飯盒中有一份飯、三樣菜,葷素都有,還有一個湯,冒著熱氣。“益老食堂”辦得好不好,餐品質量和用餐體驗很關鍵。為了給老年人提供營養健康的膳食,除了定期做好“益老食堂”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各社區在用餐前、中、后全環節收集老人的用餐意見,及時更換改良餐品,確保老年人營養供應到位,吃的舒心。
聯戶居民代表為老人提供送餐上門服務。
暖之民心多元發展 讓老年人吃的爽心
“益老食堂周圍有孤寡、高齡、臥床老人不便出門,一方面是幫助他們解決吃飯問題,另一方面是借居民代表為老年人送餐時查看了解老年人生活狀況,方便及時給予幫助”茶亭街社區黨委書記李強說道。桃花侖街道堅持“老有所依”理念,創新“送餐+服務”模式,組建社會救助力量、聯戶居民代表、黨員干部、志愿者組成的送餐隊伍,以“益老食堂”為契機,通過用餐之余與老年人的交流,為老年人提供情感關懷、衛生清掃等服務,讓老年人更感受到溫暖,吃的爽心。
下一步,桃花侖街道將不斷創新優化公益養老服務,總結提煉益老食堂試點經驗,打造推廣具有桃花侖特色的養老服務品牌,把冒著熱氣的飯菜送到最需要救助的老人桌上,奏好“民生領先”的幸福曲,讓老年人真正“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