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人形機器人亮相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我國自研產品性能明顯提升
8月29日,機器人概念板塊漲幅居前,相關個股表現非常活躍。截至當日收盤,$昊志機電(300503)$、步科股份(688160.SH)、通力科技(301255.SZ)、威力傳動(300904.SZ)等收獲20CM漲停,豐立智能(301368.SZ)漲15.23%,巨輪智能(002031.SZ)、中大力德(002896.SZ)、五洲新春(603667.SH)等多只個股實現10CM漲停。
(資料圖)
消息面上,2023年世界機器人大會近日在京舉辦,多家公司的人形機器人新品一齊亮相,越來越多的高校研究機構孵化公司,將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轉向商業化應用,整體技術和性能進步明顯。
多款人形機器人亮相,性能明顯提升
據了解,2023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以“開放創新聚享未來”為主題,聚焦機器人技術與產業前沿趨勢。會上,專家和學者分享了各自在機器人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應用案例,同時還有眾多新品機器人亮相。
宇樹科技發布了新一代通用人形機器人H1,搭載自研M107關節電機,最大扭矩可達360N.m(大于Tesla旋轉關節180N.m),拉力達到10000N(高于Tesla線性關節8000N)。該機器人具有全球最高的動力性能和超高的性價比,擁有360度全景深度感知能力。
帕西尼感知科技發布了觸覺人形機器人Tora,具有先進的運動控制和人機交互功能,可以高效學習并掌握人類生產作業技能,還可以快速適應不同的環境和任務。
智元機器人公司則發布了人形機器人遠征A1,該機器人是公司第一代通用型具身智能機器人,未來可在復雜場景下完成移動和操作任務,在雙足行走、人機交互、智能任務等領域技術領先。
據了解,此次大會共展出了數十款人形機器人產品,部分廠商在驅動環節給出了更高性能的解決方案,在步態規劃技術上不斷升級。
中信建投表示,隨著多款機器人新品的亮相,我國加速推動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轉向商業化應用,機器人產品的整體技術和性能進步明顯,尤其是我國多家企業自研的驅動關節性能提升非常明顯。
政策強力催化,人形機器人加速發展
與其他機器人相比,人形機器人具有更加廣泛的應用場景,大模型技術的進步也賦予機器人更強大的智能能力。
當前人形機器人已經進入到產業化落地的階段,智能制造將成為人形機器人首個大規模應用的領域,業內人士表示,在人工智能時代,工人將被重新定義,人形機器人將把工人從重復性的勞動中解脫出來。此外,商用服務場景是人形機器人能夠最快實現應用的市場,而家庭落地場景則是人形機器人最具潛力的應用市場。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機器人產業營收保持兩位數增長;2023年上半年,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產量分別同比增長5.4%和9.6%。
自今年以來,人形機器人迎來重要催化。今年年初,工信部等17部門聯合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較2020年實現翻番,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等行業應用深度和廣度顯著提升。
此后,各地也密集發布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利好政策,積極布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如北京市專門設立100億機器人產業基金,支持機器人企業融資上市,重點解決機器人短板問題;深圳市要求開展通用型具身智能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加快組建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上海市則提到增加制造業中工業機器人的使用密度,前瞻性布局人形機器人等賽道。
再加上此次多款人形機器人產品亮相2023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多項技術將迎來更高水平的解決方案。在多個因素的催化下,人形機器人有望加速發展。
發展空間廣闊,有望成為長坡厚雪大賽道
需要說明的是,人形機器人的高成本仍是阻礙其商業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已有具備一定智力水平,能根據指令完成特定簡單工作的人形機器人誕生。進入到21世紀以來,能夠跑步、完成轉彎等動作的高度集成化機器人問世,但其定價非常昂貴,商業化進程受阻。以波士頓動力的Atlas機器人為例,制造成本最高可達200萬美元。
直至特斯拉前不久發布了人形機器人Optimus,目標售價定在2萬美元,通過配套供應鏈、發揮規模效應和算法協同,有望加速人形機器人的降本,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有望提速。
展望未來,人形機器人具有廣闊的遠期市場空間。據馬斯克預計,按照人和機器人的數量2:1比例,機器人的需求將遠遠超過汽車,可能會達到100億臺。根據高盛的預測,在樂觀情況下,2035年人形機器人的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540億美元。
研究機構分析稱,人形機器人相較于其他行業壁壘較高,涉及到多個學科的融合、軟硬件的協同,所以對入局玩家的資金、技術、資源整合等方面均有較高要求。產業鏈從上游到核心零部件,到中游的機器人本體和系統集成,再到下游的終端應用,產業鏈長且復雜。
機器人產業在未來可能是不可多得的現象級長坡厚雪的大賽道,如同當年消費電子中蘋果產業鏈、特斯拉電動車產業鏈一樣,人形機器人的星辰大海將帶來屬于新時代的投資機遇,應持續關注產業潛在爆發機會。
?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