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商用車安全大講堂開講
【資料圖】
8月16日,由商用汽車新聞傳媒主辦的商用車安全大講堂線上交流會如期舉行。會議以“四化”道路上的商用車安全挑戰為主題,圍繞商用車安全現狀、道路運輸事故主動防控關鍵技術、電動化后的安全挑戰等話題,來自行業主管部門、科研院所、商用車及零部件配套企業的嘉賓對上述話題進行了探討。
商用車作為客貨運輸主要運載工具,市場保有量大。相較于乘用車,商用車的運營時間、運輸距離往往較長,更易發生道路運輸安全事故。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專家周煒指出,車輛失控是導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推動新技術標準化,分類、分階段科學推動“三融合”自動緊急制動技術、一鍵應急制動技術裝車應用,是深層次解決道路交通安全的關鍵。他建議,應加快推進對自動緊急制動技術進行相關法規修訂,對車輛一鍵應急制動技術標準立項,將相關技術納入標準體系中去,同時加強對駕駛員宣傳教育,消除認知誤區,引導其在必要時采取正確的應急處置措施。
安凱客車智能網聯技術研究所所長李韌指出,隨著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新能源客車除了功能安全、預期功能安全外,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新衍生安全領域同樣值得重視。同時,平衡成本與安全也是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
梅賽德斯-奔馳卡車中國培訓中心負責人彭杰認為,相對于復雜多樣的技術、功能,具備技術領先性、功能實用性及深度集成性的安全裝備才是客戶真正需要的。
商用車安全水準的提升離不開產業鏈上下游的共同努力和付出。商用汽車新聞傳媒出版人余春瑜表示:“環保、安全、以人為本將是商用車行業發展的主旋律。同時,從標準法規制定、政策實施、使用管理等環節推動商用車整體安全狀況提升已成為行業共識。”她建議,要通過宣傳教育讓更多的用戶不著眼于眼前的安全投入,而去算更為長遠的經濟賬和安全賬;要通過技術的進步和產品的創新,為用戶帶來更好、更高效的安全駕駛體驗;要從標準法規制定、政策實施、使用管理等環節,推動商用車整體安全狀況的提升。
最后,余春瑜宣布正式啟動2023中國商用車安全報告的編纂工作。下半年,通過征文、調研、訪談的形式,商用汽車新聞傳媒將繼續編纂安全報告,對商用車行業一年來的新產品、新技術、新理念進行梳理和總結,并開展面向終端用戶的系列安全公益活動。
文 | 中國能源報記者 楊梓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