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睛彩”世界,紀錄片《眼睛的故事》定檔8月28日播出
【資料圖】
你了解自己的眼睛嗎?你知道眼睛的世界里,有怎樣的神奇故事嗎?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指導,湖南衛視、芒果TV、人民日報視頻客戶端視界聯合出品,芒果伯璟制作的首部眼健康科學紀錄片《眼睛的故事》近日在長沙舉行看片會,紀錄片通過眼睛故事的創新表達,引領觀眾走進“不同眼中的不同世界”。
《眼睛的故事》聚焦于常見的眼部疾病,以通俗易懂的口吻和觀眾更易接受的視角展開,幫助大眾更好地了解、認識并保護好眼睛。《眼睛的故事》一共分為4集。第一集從眼睛生理構造、成像原理展開,第二、三、四集則分別根據不同眼部構件的變化,而引發的干眼癥、白內障、青光眼、遠視、近視等與大眾相關的眼部疾病出發,講解預防、治療眼部疾病的相關知識。《眼睛的故事》將于8月28日至31日19:30在湖南衛視、芒果TV同步播出。
正如宣傳片中說到的,每個人都有眼睛,但我們常常對它視而不見,眼睛的構造是什么樣的,它怎樣幫助我們實現看見,在被電子產品充斥的今天,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眼睛,《眼睛的故事》將一一為你解答,而科學紀錄片相對來說是比較枯燥的,為此主創團隊將科學性和故事性相結合,采用類比的手法,將專業晦澀的相關知識展現清晰透徹,讓觀眾輕松投入其中。
作為紀錄片,《眼睛的故事》的創新之處在哪里?《眼睛的故事》執行制片人李玉燕表示:“這個片子存在就是創新,全世界沒有誰用100分鐘去梳理眼睛的故事,這是史無前例的。”談及難點,她坦言,要將枯燥的科學紀錄片講好,如何找到紀錄片內容在科學性與趣味性之間的平衡,是此次創制的難點。“科普類紀錄片要求科學、精準、理性,為此制作團隊求助了諸多在眼科學方面的權威專家。制作團隊學習之后,多方努力再將內容轉化為善用的電視語言呈現出來。”
據統計,該片集合全國18位權威眼科專家,并有博士、博士后團隊提供專業性支撐。其中包括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中華眼底病雜志》副主編唐仕波教授,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副組長、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宣講團成員楊智寬教授,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專家會員、湖南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段宣初教授。
針對片中提到的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居高不下的問題,楊智寬表示:“近視眼在某種程度上是人類進化的結果,為了適應人類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眼球自行拉長了眼軸。刷手機、玩電腦、看書、搭積木、畫畫、彈鋼琴等都會產生近距離用眼,加上戶外的活動減少,視覺負擔就會變多變重。”
段宣初說:“大家認為視力不好就是近視眼,其實還有可能是青光眼、白內障、弱視等問題,當眼睛不適時應及時到醫院去做檢查,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唐仕波表示,這部關于眼健康的紀錄片,能夠讓廣大老百姓了解更多眼病知識,希望大家能重視保護自己的眼睛。同時,唐仕波也告訴記者,接受過屈光矯正手術的患者仍然可以捐獻眼角膜。
在李玉燕看來,紀錄片不僅是講故事,還有一個更多的功能是讓大家“知道”。“我們希望拍一系列的科普紀錄片讓大家知道得更多。紀錄片更像是導讀,讓大家產生好奇心,打破大家認知的壁壘,或者打破一些認知的盲區。拍攝《眼睛的故事》對于大家來說也是學習的過程。眼睛很重要,但大家卻視而不見,通過這部紀錄片,可以喚醒大眾對眼健康的重視。”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