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新行業周觀點: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推進 相關需求持續釋放
報告摘要
1.新能源汽車
特斯拉披露2023 年Q2 業績
(資料圖)
我們認為:
1)受新工廠持續爬坡以及上海和弗里蒙特工廠的強勁表現等因素推動,特斯拉2023 年第二季度電動車產量及交付量均處于45 萬輛以上的高水平,創歷史新高。在降價等因素影響下,營業收入以及凈利潤環比有所下降,GAAP 毛利率環比下降1.1 個百分點至18. 2%,汽車業務毛利率環比下降1. 9 個百分點至19.2%,但下降幅度有所收窄。短期看,特斯拉仍舊維持2023 年全年約180 萬輛的產量目標;中長期看, 全球電動化趨勢明確疊加自身產能不斷上升,特斯拉產銷量有望持續增長。
2)特斯拉4680 電池產量快速增長。我們預計,468 0 電池應用規模的擴大將帶動產業鏈的技術持續升級, 高鎳正極材料、硅基負極、新型鋰鹽以及導電劑等環節有望迎來機遇。
3)全球儲能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特斯拉積極布局儲能業務,未來儲能有望成為特斯拉業務版圖中重要部分。
4)特斯拉將于2024 年進一步開放其充電網絡,更好地推動燃油車向電動車轉型,充電網絡規模有望實現更快增長。
《關于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印發
從市場端來看,根據中國充電聯盟、公安部數據,截至20 22年底,國內公共+私人樁保有量為521.0 萬臺,以202 2 年底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1310 萬輛計算,車樁比為2.5:1 , 與2021 年底的3.0:1 相比,國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優化。
我們認為,整車和充電設施的發展相輔相成,互為促進。未來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以及政策的推動下,國內充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有望持續推進。同時,我們預計充電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將更注重合理布局、高使用效率及更高效的充電時長等方面的優化,一方面將帶動重點區域的需求釋放,另一方面將推進快充等技術更新和應用。持續看好: 1)設備端,在充電樁需求提升的趨勢下,模塊、整樁等設備端有望受到直接的帶動,實現銷量的提升。2)運營端, 充電運營屬于新能源汽車服務后市場,在設備需求迎來提速的情況下,運營商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核心觀點:
1)短期看,前期產業鏈去庫存基本結束+開始補庫+下半年傳統旺季下,各環節有望進入排產量增階段。2)中長期看,國內新能源汽車在驅動力由政策端向市場端逐步轉變的過程中,新能源汽車進入加速滲透階段;海外電動化決心明確,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實現共振。技術革新為推動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有望帶來性能、成本、安全性等多方位的提高。持續看好 積極擁抱新技術和競爭優勢顯著/格局優化的兩條投資主線,具體包括:
1)需求向好疊加供給端優化,看好盈利水平觸底或有望出現拐點環節。
2)技術、成本優勢顯著的頭部公司,產能加速布局推動份額持續提升、具備較強護城河的標的。
3)技術路線明確,擁有迭代邏輯較強產品的廠商;自身技術持續升級且具備領先優勢、業務實力不斷增強、多元化布局帶來更多亮點的優質企業。
4)具備國際化供應實力的廠商更加受益于全球電動化發展。
5)持續完善的充換電設施環節,充電模塊、整樁、運營等。
6)復合集流體:具備成本、能量密度、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優勢,設備端、電池端、材料端共同發力,持續推動產業化應用,關鍵設備、工藝和材料端需求有望提升。
7)鈉離子電池:技術日趨成熟,有望在儲能、低速車等領域實現率先應用,具備相關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集流體、殼體以及電池端技術、產品、產能布局的企業有望獲得增量市場。
8)M3P 電池、磷酸錳鐵鋰等新技術、新材料環節有望迎來規模應用。
9)在政策以及需求推動下,有望快速發展的氫能、兩輪車等環節。
受益標的:寧德時代、璞泰來、天賜材料、科達利、寶明科技、東威科技、天奈科技、鼎勝新材、恩捷股份、星源材質、驕成超聲、尚太科技、萬順新材、勝利精密、億緯鋰能、當升科技、容百科技、振華新材、中偉股份、諾德股份、德方納米、鵬輝能源、華友鈷業、宏發股份、特銳德、斯萊克、炬華科技、盛弘股份、科士達、道通科技、綠能慧充、英杰電氣、通合科技、萬馬股份、歐陸通等。
2.新能源
華潤1.5GW 項目開標,最低投標價1.22 元/W根據招標公告披露,該項目交付時間在2023 年7 月-2 02 3 年10 月,本次招標體現出各家企業對三季度市場價格的判斷,而此次有一線品牌將投標價格調整至1.22 元/W,結合上游原材料價格已經止跌,我們認為當前組件價格下降空間有限并且有望企穩,同時該價格之下電站項目收益率可觀,有望刺激國內需求進一步增長。
福建省2023 年海風市場化競配(第一批)結果公示本次福建2GW 競配優選投資主體已公示。我們認為, 隨著項目落地和持續推進,相關產業鏈招標將陸續啟動;另外,后續待廣東競配結果出爐,江蘇競配推進等事件持續進展,下半年海風景氣度有望迎持續催化。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我們認為特高壓輸電可以滿足大規模、遠距離、高效率的電力輸送要求,特高壓的建設可以解決風光大基地電力外輸消納的問題,有利于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在電網“十四五”的規劃目標及新能源消納需求推動下,特高壓建設有望提速。
核心觀點:
(1)光伏
行業發展趨勢上我們認為,1)需求結構上,重點看好價格刺激下的集中式電站的需求反彈;2)看好膠膜在需求刺激下的規模放量+ 盈利修復、關注支架等輔材環節需求提升機遇;3)硅料價格快速下跌,產業鏈向下傳導。①短期看電池片+組件環節受益上游利潤釋放,具備較高價格交付訂單的組件廠商盈利水平有望提升,除頭部廠商外,二三線也有望迎來修復機遇;②中長期看,新技術溢價及具備渠道優勢的相關一體化組件廠商競爭力顯現;4)顆粒硅產能持續釋放,在產業鏈價格下滑的趨勢下,顆粒硅將體現其成本及能耗優勢;5)逆變器方面,組件價格回落后國內大型地面電站被抑制的需求有望釋放,集中式逆變器需求有望快速反彈。
受益標的:TCL 中環、隆基綠能、仕凈科技、陽光電源、晶澳科技、通威股份、上能電氣、德業股份、晶科能源、鈞達股份、愛旭股份、阿特斯、福斯特、福萊特、天合光能、雙良節能、歐晶科技、錦浪科技、昱能科技、禾邁股份、正泰電器、中來股份、聯泓新科、中信博、石英股份、宇邦新材、通靈股份、通潤裝備、天通股份、賽伍技術、芯碁微裝、東威科技、羅博特科、蘇大維格、美暢股份、岱勒新材、帝科股份和聚和材料等。
(2)風電
我們重點看好兩條主線,1)受益于結構性改善、單位盈利具備提升空間的導管架和海外單樁供應商,如天順風能、大金重工等;2)海外海風裝機需求提升,單樁、海纜招標需求前置,具備出海能力的優質供應商將有望受益于海外需求釋放帶來盈利彈性,如中天科技、東方電纜等。同時關注以下環節的投資機遇:
海上風電持續降本,加之廣東、山東出臺地方補貼政策,需求有望持續提升,海風細分賽道增速更快,壁壘更高。未來深遠海發展趨勢明確, 看好海工產品( 管樁、導管架等) 、海纜等相關環節,政策扶持力度較大區域相關產能有望顯著受益于區位優勢,同時關注海纜訂單旺盛帶來的外溢二線廠商機會;另外,塔筒成本加成的定價方式利于原材料成本順價,且行業需求向上下利于加工費改善,陸海產能布局完善有望受益行業需求共振;
看好國產部件在大型化趨勢下及格局變化下的機會,如主軸、鑄件、葉片等環節;
看好主軸軸承等精密部件的國產替代機會;
看好新技術變革下的機會,如機器人減速器軸承,滑動軸承環節;
看好整機環節格局變化及技術變化下的機會;看好高壓電纜料的國產替代機會;
受益標的:中天科技、天順風能、大金重工、泰勝風能、海力風電、東方電纜、五洲新春、天能重工、亨通光電、亞星錨鏈、振江股份、恒潤股份、廣大特材、中際聯合、寶勝股份、漢纜股份、金雷股份、日月股份、起帆電纜、新強聯、長盛軸承、雙飛股份、萬馬股份、三一重能、明陽智能、運達股份、金風科技、中材科技等。
(3)儲能
多因素共同推動國內儲能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1 ) 新能源發展需求擴大;2)政策端持續激勵,包括配儲要求明確、電力市場更為靈活等;3)成本端壓力釋放;4)商業模式的不斷開拓,預計國內儲能規模有望保持快速增長。
目前招中標量已經開始顯現行業的景氣趨勢,預計行業規模釋放將為儲能產業鏈相關公司帶來機遇;同時,持續夯實競爭力、開拓布局海外市場的儲能相關公司有望受益于國內外需求共振。
電網側大儲
以配儲需求為主,獨立共享儲能需求逐漸提高,國內招中標量也持續向上。儲能相關政策持續完善,激發商業模式優化,疏通盈利渠道,國內儲能產業發展環境持續改善。
工商業儲能
成本的持續下行疊加電力交易收益的提高,有望推動工商業側儲能需求釋放。政策支持下國內峰谷電價差拉大,工商業側儲能需求將迅速增長,未來工商業側儲能有望在更多地區推廣。
技術的迭代更新、成本的持續下探、商業模式的不斷探索,儲能產業的內生增長和外生動力將共同促進行業整體的快速發展,我們看好:
1 ) 儲能變流器相關:PCS 與光伏逆變器和UPS 技術同源性強,國內電力電子技術相關企業廣泛涉足UPS、IDC、光伏逆變器業務,此前已具備多年的產品經驗,儲能 PCS 產品開發具備優勢。同時,大功率逆變器受上游原材料約束,競爭格局相對較好,頭部企業具備良好的供應鏈及庫存管理能力,IGBT 模塊相對緊缺背景下保供能力凸顯,我們認為具備規模和渠道優勢的企業有望受益。
2)儲能系統集成:儲能系統集成看重集成商的集成效率、成本控制以及對零部件和下游應用的理解,在系統優化、效率管理、成本管控以及應用經驗具備競爭優勢的供應商有望在儲能市場規模擴大中受益。
3)高壓級聯:國內風光配儲政策力度加強,大容量儲能項目有望加速建設,高壓級聯技術具備成本和效率的雙重優勢,在電網側大儲和工商業側儲能中有望迎來機遇。
4)電池:儲能系統裝機規模的快速增長將直接推動鋰電池需求提升,以及鈉電池、釩電池等技術發展以及應用,具備性能成本優勢、銷售渠道以及技術實力的企業有望受益。
5)虛擬電廠:虛擬電廠技術與儲能行業相輔相成,虛擬電廠的繁榮應用能夠促進大型儲能、工商業儲能的利用率提高,從而增強其經濟性,帶來裝機量的提高;儲能行業裝機量的提高也對虛擬電廠參與需求響應的要求提升,虛擬電廠服務供應商和儲能企業均有望受益。
受益標的:陽光電源、科華數據、盛弘股份、上能電氣、德業股份、科士達、智光電氣、金盤科技、錦浪科技、寧德 時代、億緯鋰能、鵬輝能源、國軒高科、派能科技、同力日升、國能日新、禾望電氣、匯川技術等。
(4)電力設備
1)特高壓:我們認為在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的指引下,隨著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裝機的快速增長以及電網投資的提升,特高壓建設進程有望提速。市占率不斷優化且持續獲得訂單的設備供應商將顯著受益于特高壓規模釋放。
2)一、二次設備:分布式能源、儲能、虛擬電廠的接入將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同時對配網智能化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生態的應用預計將帶動電網一、二次設備需求提升。
3)變壓器:新能源建設和配儲將拉動變壓器的需求提升,另外關注海外市場的變壓器需求釋放與市場機遇。國內企業有望憑借性價比和技術優勢受益于海外市場。
受益標的:平高電氣、許繼電氣、國電南瑞、四方股份、思源電氣、江蘇華辰、華明裝備等。
3.風險提示
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不達預期;新能源裝機、限電改善不達預期;產品價格大幅下降風險;電網建設不及預期、招中標情況不及預期等。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