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資金流出趨緩 逆勢加倉汽車股
證券時報記者 毛軍
本周,北上資金流出繼續趨緩,全周凈賣出47.56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46.31億元,深股通僅凈賣出1.25億元。
(資料圖片)
汽車、銀行、化工、采掘四行業本周獲得北上資金超10億元凈買入,有色金屬、家用電器、通信等行業則獲得超億元加倉。券商股繼續遭大幅減持,非銀金融行業被凈賣出逾34億元,醫藥生物、傳媒被凈賣出超20億元。
今年以來,持續不斷促消費政策的實施,汽車消費市場呈現復蘇態勢。根據乘聯會初步統計,8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預計185萬輛,環比增長4.7%。其中新能源汽車零售70萬輛左右,環比增長9.2%,同比增長31.5%。而8月仍處消費淡季,后續車市將迎來“金九銀十”消費旺季,市場普遍預期汽車消費市場復蘇趨勢將進一步增強。
北上資金近期連續加倉汽車股,特別是對龍頭企業比亞迪青睞有加,本周繼續凈買入10.33億元,唯一一只凈買入超10億元的個股,增持逾412萬股。而這已是北上資金連續第3周逆勢加倉,合計增持1094萬股。
增持比亞迪的不僅僅只有北上資金,根據Wind數據統計,公募基金截至二季末合計持有比亞迪1.26億股,較一季末增加3289萬股。券商自營在二季度也增持了超56萬股。此外,8月以來,比亞迪融資余額增加超3億元。
本周,在德國舉辦的“2023年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上,超50家中國車企參展。其中比亞迪新車型“海豹”受到國際同行的關注。
瑞銀集團對比亞迪海豹進行拆解,并發布研報,海豹車型大約75%的零部件由比亞迪自產,總體成本較上海生產的Model 3低15%,較大眾汽車在歐洲生產的同級別車型低35%左右。瑞銀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給全球市場格局帶來“顛覆性”的變化。
9月8日,乘聯會公布的最新數據也初步印證了瑞銀的結論,8月比亞迪出口汽車2.50萬輛,超過特斯拉中國的1.95萬輛,穩居榜首。
北上資金本周還凈買入寧德時代、賽力斯、江淮汽車、上汽集團等超億元,把江鈴汽車、華懋科技持股較上周末提升30%以上。
東莞證券表示,隨著車市旺季到來,新能源汽車主力新產品陸續放量,在產品供給層面支撐新能源車市,同時多家車企啟動新一輪降價促銷,后續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走高。建議關注受益上游成本下行帶來產業鏈利潤重構的電池環節;獲政策力推的充電樁環節。
行業景氣度持續上行的高端女裝行業龍頭朗姿股份本周也受到北上資金重點關注,凈買入2.18億元,增持逾901萬股,占到流通股本的3.55%,為本周增持股份占流通股比例最高的個股。
隨著經濟復蘇及消費升級,高端女裝市場占比出現明顯提升跡象,并保持著比較旺盛的增長勢頭。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最新預測,2023年我國中高端女裝市場零售額占女裝市場的整體比例將由2022年的22.53%增至24.19%,到2027年將增至26.04%。
行業的高景氣,令朗姿股份受益匪淺。此前朗姿股份公布了極其亮眼的2023年半年報,實現營收23.13億元,同比增長21.48%;凈利潤1.34億元,同比增長827.76%。
半年報的披露,也讓朗姿股份的機構持股情況浮出水面,公募基金同樣大幅增持朗姿股份,持股由一季末562萬股猛增至1728萬股,增倉幅度高達207%。
中信證券、國元證券、中信建投、東吳證券近期紛紛發布研報推薦增持朗姿股份,華福證券給予了44.96元的目標價,較9月8日收盤價23.83元高89%。
東吳證券表示,上半年品牌服飾整體業績增速較為亮麗,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速進一步提升;經過三年疫情壓力測試后,中小品牌逐漸出清,龍頭強者恒強,行業集中度有望持續向龍頭集中。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