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四有好老師(淺談如何做一名立德樹人的教師)
1、一、樹立高尚的師德,師德是教育者的靈魂常言說,立人先立德,樹人先樹品。
2、鑒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對應關系,“立德”,既有對教育者——教師的要求,也有對被教育者——學生的要求。
3、具體來說,“立德”對教師的要求是立師德,“立德”對學生的要求是立學德。
(相關資料圖)
4、立德樹人,首先要立“師德”。
5、“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靈魂,即“師魂”。
6、它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
7、但“師德”作為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卻不是一般的職業道德,教師勞動的示范性與創造性特點決定了師德不同于一般道德的特殊性。
8、愛崗敬業、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較高的人格魅力。
9、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德者師之魂。
10、”教師是學生崇拜和模仿的對象,教師只有以身作則,才能有效引導學生怎樣去做人和學習。
11、教師必須“立德樹人”,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打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識和修養,這是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
12、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對教師職業特征的概括,也是對現代教師人格塑造的要求。
13、關愛學生,刻苦鉆研、嚴謹篤學,勇于創新、奮發進取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
14、”我認為要做一名好老師,教師的專業知識是教書育人的資本,是將學生培養成才的必備條件,是教師必備的業務素質。
15、,淡泊名利、志存高遠,實際上就是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立的“師德”。
16、二、熱愛教育,教育是愛的事業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他對教育的愛的理解;著名教育藝術家李燕杰教授曾深有感觸地說:“一切好的教育方法,教育藝術都產生于教師對學生無比的摯愛之中”。
17、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均在學生的監督之下,并對學生的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
18、 愛是教育的動力。
19、愛學生能激勵教師個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之中,去實現自我的人生追求。
20、教師愛學生才會贏得學生的尊敬與愛戴,同時教師從學生的尊敬與愛戴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進而引發教師職業道德的升華。
21、三、尊重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22、有些教師認為,只要自己課講得好,學生就能學得好,其實不然。
23、心理學揭示的規律告訴我們,愉悅的情感體驗可以使學生感知敏銳,思想活躍,積極向上。
24、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
25、即讓我們每一位老師保持一顆平常心,保持激情,做好花的事業,少生氣,少抱怨,快快樂樂的去面對,努力去適應環境,適應社會。
26、“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
27、” “眼睛向內,敬業奉獻,提高素質,超越自我。
28、只有學生在情感上比較親近老師時,對老師傳授的知識才會樂意接受。
29、由此可見,教學是否成功,離不開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若教師不了解學生心理需要,不和學生進行情感溝通、不去傾聽學生們的心聲,而是一味指責,會使學生對老師產生嚴重的抵觸情緒,影響雙方的教學活動。
30、只有把學生當做朋友,與其交心談心,才能讓他們接受你的教育,獲得教育的成功。
31、教師要尊重學生,不使用粗暴的態度,不隨意呵斥學生,這樣就會使學生感到教師是可親可敬的。
32、學生的精神上沒有了束縛,必然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33、學生的積極性越高,教學效果就越好。
34、如果我們在課堂上或者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失去了耐心和對學生的信賴,我們出口傷人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35、盡管我們事后恢復了正常,但我們的教育對象(學生)卻可能無法恢復,師生間的關系可能無法再恢復如初了。
36、如果我們信賴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氛圍,就可以使學生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方能使師者樂教,學者樂學。
37、但如果我們缺乏可信度,學生就會想方設法和我們對著干,自然難易取得預期的教育教學效果。
38、因此,不要做出傷害學生的舉動,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需要和學生們相互信賴。
39、 四、一視同仁,善于贊美。
40、童第周說過:“我并不比別人笨,別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一定能做到”!教師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他的特長,都有閃光點,都可以取得成功。
41、一個學生有不足,并不意味著他沒有長處,教師要善于捕捉、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以此長激彼短,爭取迎頭趕上。
42、成功的教師尤其理解贊美的力量。
43、作為教師,花時間尋找問題、指出錯誤、盯著過失實在是很容易的事。
44、但是,成功的教師應想方設法發現學生的正確行為,知道如何贊美他們,促使他們做正確的事情。
45、 平等地對待班里的每一個學生,使他們都能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愛。
46、使他們的內心都萌發出追求成功的欲望,從而轉化為追求成功的信念,絕不因過去的錯誤而否認今天的進步,要適時、適地、適度地予以褒獎,促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認識,讓激勵發揮重要的作用。
47、五、大度包容,潤物無聲。
48、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或多或少都有可能會犯錯誤。
49、那么作為教師,應該如何面對學生的錯誤呢?有些教師可能是不問青紅皂白,一陣疾風驟雨,他們不允許學生有任何的異常行為,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對自己權威的挑戰。
50、在這些教師的心目中,自己是課堂的“主宰”,學生只有無條件地服從,如果聽到或看到有不同的聲音或行為,那都視為錯誤,都是不應該發生的,都是應該嚴厲制止的。
51、其實這種做法并不利于問題的解決。
52、因為簡單粗暴地“教育”,學生從心底是不會接受的,甚至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53、如果上課既要學生們迅速進入狀態,又讓他們感覺不刺耳,對于不只是一個同學有問題時,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有缺點也不讓別人說,你一說他就毛,有一次在歷史課上程濤在跟同桌說話,當時我說了他幾句,他就坐在位上小聲嘟囔著,一百個不情愿表現在臉上,我走他跟前讓他到教室外面去,讓他冷靜了一會就問他,是不是我批錯了,他說沒后,就問他那你為什么有一幅要把老師抱起來從樓上扔下去的架式啊,他一聽這話笑了,說當時你一批我,我心理接受不了,所以會那樣。
54、然后我跟他講了應該勇于接受錯誤,改正錯誤而不是消極的抱怨。
55、一件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56、公平公正地處理班中的每件工作,讓學生們信你服你。
57、在每年的三好學生、這樣公平學生們從沒怨言,這樣做學生們能不愛戴你嗎?讓學生們信任你愛戴你這也是家長尊敬你的前提,學生們如果對你崇拜有加,他必然回家會說你的種種優點,無形中增加了你在家長心目中的形象。
58、教師應該學會與每一位家長交流,讓每位家長都能感受教師的關注或重視。
59、六、巧妙發揮語言藝術的魅力。
60、教師在跟家長交流中,雙方難免會談到孩子的缺點,這時教師就要巧妙使用語言。
61、首先,要先揚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優點,然后點出不足,這樣家長就易于接受。
62、其次,要避實就虛,即不要一開始就切入正題,待家長心情趨于平靜的時候再自然引出主題,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