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消息!研究發現,在公司午睡30分鐘能提高14%的生產力
當今,許多企業都開始越來越嚴肅地對待工作中的健康問題。畢竟,近期研究表明,超過四分之一的Z世代員工(出生于1997年至2012年間的人)都渴望得到能夠幫自己應對壓力的工作福利設施,包括睡眠艙、冥想室和按摩椅等。
關注睡眠問題至關重要。美國智庫蘭德公司2018年的一項分析表明,由睡眠不足帶來的經濟損失可以占到一個國家GDP的3%。在組織層面上,一些公司也已經意識到了良好睡眠的好處。據報道,位于俄勒岡州波特蘭的耐克公司總部設有可以讓員工用來打盹的房間。也有其他一些公司安裝了能夠調節人體褪黑素水平的照明系統,使得員工在晚上結束工作后更容易切換到休息狀態。
(資料圖片)
即使小睡能夠提升員工的精神健康,也有助于公司吸引頂尖人才,但是允許員工在公司睡覺這一概念對大多數企業來說仍然難以接受。近年來,睡眠科學取得了長足進步,實驗室結果也證實了許多人早已形成的看法,即睡眠不足會導致認知功能和心理健康問題。
我與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學者進行了一項研究,用腕動計(actigraphs,一個用來測量睡眠障礙患者睡眠模式的設備)來監測印度欽奈約450名成年人的睡眠。我們發現,這些人雖然每晚都在床上躺了8個小時,但實際卻只睡了5.5小時,而且其真正得到的睡眠質量也很差。他們的睡眠卻經常中斷,頻次甚至與那些患有睡眠呼吸暫停或失眠癥的人相當。
在三周的時間里,我們向不同的員工群體實施了一系列干預措施,以了解在以坐班為主、上班時間靈活的數據錄入工作中,這些干預措施會對員工的認知、生產力、決策和健康產生怎樣的影響。在這種環境下,我們得以監測參與者的工作時間,測量其生產力和勞動力的供應水平,并調查其心理和身體健康狀況。
我們給實驗組的一些人提供了夜間助眠工具,包括用于改善睡眠環境的物品,如睡眠眼罩、風扇或床墊。同時也給他們提供了關于優質睡眠的好處、推薦睡眠時間和改善睡眠的策略等一系列建議。對另外一些人則提供了物質報酬,承諾如果腕動計上追蹤的睡眠時長增加則會支付相應報酬。
晚上多睡會還是中午再補覺?
對夜間睡眠的干預措施平均增加了受試者27分鐘的睡眠時間。但是這些額外的睡眠并沒有改善員工的認知能力、生產力、決策或健康狀況,反而還導致了勞動力供應時間輕微下降,因為員工睡得時間長,進辦公室的時間就更晚了。
另一組受試者則可以選擇下午在一個舒適安靜的環境中小睡30分鐘。在我們所考察的指標中,這組人出現了明顯的改善,包括其心理健康和認知。同時,他們的生產力平均每天提升了2.3%。
這可能是由于人們的能量在午后通常會下降,小睡的時間正與其吻合。此外,我們為受試者創造的睡眠環境使得他們的小睡質量也比在家中的睡眠質量更高,因為他們表示在家里會受到交通噪聲和蚊子的干擾。
在實驗中,我們還隨機調整了不同時期受試者的工資水平,即受試者在某些時候的收入要比其他人多四倍。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將實驗結果與漲工資帶來的結果進行比較。我們發現,漲工資提升了受試者14%的生產力,而實驗結果表明,中午小睡對生產力的提升效果與工資上漲50%相同。
睡眠研究的局限性
目前的睡眠研究往往集中于夜間睡眠,以及其如何影響發達經濟體的人們。同時,這些研究也幾乎都是在睡眠實驗室進行的,并沒有研究人們在家里的真實經歷。
豐富這一領域的研究,對低收入經濟體的員工和發達國家的雇主來說都是非常有益的。我在最近參與撰寫的另一篇文章中鼓勵其他學者進行現場實驗,為睡眠問題提供更多證據。我們可以探索不同睡眠干預措施的影響,如調整物理睡眠環境,或改變員工工作時間等社會政策。
個別公司也可以對小睡的價值進行非正式實驗。選取兩組員工,讓其中一組進行小睡,在一段時間內比較兩組員工的表現,看看這對企業來說是否值得。此外,引入一些隔音睡眠空間或睡眠艙(nap pod)也能以相對較低的成本對員工的生產力或健康產生積極影響。
對員工闡明高質量睡眠的價值,并鼓勵他們在每天的日程安排中擠出時間(特別是考慮到現在許多人有時居家辦公)也可以提升員工的生產力。
減少員工在白天的工作時間似乎是反直覺的,尤其是在預算被壓縮和生活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但是,小睡對員工健康帶來的長期好處能夠提升員工的留存率,允許員工在工作時間睡覺的公司也能獲得更多青睞。
本文作者:
Mattie Toma,華威商學院助理教授
本文與The Conversation聯合發布,原載于世界經濟論壇Agenda博客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