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護眼難題怎么破?專家:湊零為整、定期監測 全球通訊
極目新聞記者 晏雯
通訊員 黃潔瑩
(資料圖)
6月6日是第28個全國“愛眼日”。7歲的小昊最近看東西喜歡瞇眼睛,學校的視力篩查反饋單也顯示異常。媽媽趁著周末帶他去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眼科檢查發現,孩子已經有了150度的近視。據了解,當家長首次關注到孩子的視力問題時,約8成孩子近視度數已發展至100度以上。專家提醒,兒童護眼,應該盡量做到每天戶外活動2個小時,并且每年定期監測視力。
費菲主任在給門診患兒做眼部檢查(通訊員供圖)
專家門診每天確診百余近視娃
小昊是一年級學生,這學期開學以后,家長發現他有時候看東西瞇眼睛,看書時間長了還喜歡揉眼睛,但并沒有太在意。前段時間,學校組織了學生視力篩查,小昊的視力檢查單結果顯示異常,出現了好幾個紅色的數字。
上周末,媽媽帶著小昊前往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眼科就診,眼科副主任費菲給小昊做了散瞳后的全面眼部檢查,發現他左眼100度近視,右眼150度近視,需要配戴眼鏡了。
每個周末,孩子們都扎堆來做視力檢查,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眼科一天接診近250位患兒,其中近視娃占了大多數。教育部此前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
“我觀察到,當家長首次關注視力問題時,孩子很可能已經近視了。8成近視娃在首次就診時已經是100度以上。”費菲特別惋惜,根據臨床數據顯示,近視發生時間在7歲或8歲時,發展為成年期高度近視的比例為53.9%。“我們一直建議孩子每半年來檢查一次視力,如果這些孩子提前半年來就診,近視還有早期干預的機會,可通過糾正行為習慣、物理及藥物治療等方式延緩近視的發生。”
兒童養眼建議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
8歲的璐璐(化名)也有了近視趨勢,費菲建議她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這讓家長犯了難,說:“孩子要上學,平常沒什么時間,不太可能做到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呀。”
孩子沒這么多戶外活動時間,是家長們在門診普遍反饋的問題。有明確的研究證明,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會比集中在周末長時間戶外活動有更好的防護效果。面對這個“養眼難題”,費菲給出了一套“湊零為整”的方法:“首先是利用好課間、大課間、體育課,引導孩子在課間走出去,看看教室窗外的景色,避免下課時間趕作業、看書等近距離用眼;第二是提倡家離學校不遠的孩子走路上下學;第三是放學后天黑前可以在小區適當運動,將作業時間稍微延后,抓住每天最后的養眼時間。”
為了幫助孩子保護視力,不少家長為孩子報名了乒乓球、羽毛球等運動項目,“這些項目能夠通過調節睫狀肌來緩解視力疲勞,是非常好的。”費菲表示,但很多球類運動是在室內,更加提倡孩子們在天氣好的時候進行騎行等室外活動,在沐浴陽光的同時,還能望遠。即便是陰天,室外的光照強度也遠遠大于室內,所以,陰天戶外活動同樣也有近視防控效果。
6月6日是第28個全國“愛眼日”,費菲提醒家長,孩子在0到6歲間應完成13次眼保健檢查,建立屈光發育檔案,及時發現孩子的屈光異常及各種眼病,做到早檢測、早發現、早預警、早干預。對于6歲以上進入近視高發階段的孩子,更是要給予更多關注,每年兩次視力監測不能少。當孩子出現視物歪頭、瞇眼等情況時,及時就醫。
請掃碼加入極目新聞群聊,了解更多健康相關知識!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