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歷史專題】內部資料和干干干貨
咱們繼續來講講歷史
這篇文章主要就是分享一些純干貨﹢個人獨特學習方法。我算是毫無保留,和盤托出了,不求回報,用愛發電,因為我也用不上了,只希望能幫到學弟學妹們吧。
(相關資料圖)
沒錯,這是我們學校的內部資料,有模板總結﹢真題匯編,高考前幾天發的,我選取一些“最有用”的發出來。
?41題
☆自己總結的萬能答題角度:
?42題
?選做題:改革
?選做題:人物
?這里要說明一下,不太推薦全國卷的選做題選戰爭,每年選戰爭的人也很少,主要是太難了,不容易得分,性價比不高。高考嘛,就得講求一個得分效率,干嘛非要跟自己過不去呢?(少數天賦異稟的小天才除外)由于我們班沒人選戰爭,老師也就沒有總結這一題了,就沒有發出來。
?如果要刷歷史主觀題的話,我非常推薦《解題達人》(ww不是廣告),它的解析非常詳細且清晰有條理,它會把材料中的每一處信息標注出來,總結出答案,能很好地鍛煉你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其實寫多了某些類型的歷史大題,你就會發現,它的本質其實是語文概括題,就是披著歷史皮的語文題,既所謂“從材料中找答案”。
歷史錯題本怎么做又簡單又高效?
曾經,我的錯題本是這樣的:
但是后來,我發現,這樣把錯題裁下來再貼到本子上非常浪費時間,經常是攢了幾天的錯題,得花一節以上的自習課的時間來“做手工”。這樣就是“偽努力”,剪貼的時候我也并不能得到復習和思考,看起來在整理錯題,實際上就是在變相地做手工罷了。
●然后,我找到了一個非常巧妙的辦法,又省事省時,又能在整理錯題時得到復習。
就是:如果一道題主要是知識性錯誤,那就把選項中包含的知識點、時間、錯誤的原因,寫出來。不用去管材料,不用把整題抄下來,只要把你認識錯誤的那個選項抄到錯題本上,轉化成一個“判斷題”,或者一句話。抄的時候會更加專心,思考也會被帶動起來。
當然,如果你是因為材料理解不清而導致的錯題,那就不能用這個方法了。
要注意,這個方法的前提是一道題犯的是〖知識性錯誤〗。所以要根據錯因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其實,本質是要思考自己選錯的根本原因,要思考!思考!思考!
就類似這樣↑
看不懂題意怎么辦?
歷史還有一個很重要但也很小的一個點,就是專有名詞理解。在選擇題里面,有時候是很摳字眼的,對關鍵詞的理解會影響到你對題意的理解。
下圖是一些隨記,綠色字是一些名詞解釋,只是很小一部分。做題遇到了就要自己多查查,善用百度和現代漢語詞典。
最后是我每次考前必看的一張資料,是核心知識點﹢模板:
(我用鉛筆寫了對核心知識點的一些拓展,看不太清,沒關系,要學會自己看著核心知識點拓展)
差不多分享完了,以后還想到什么會再補充的。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