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文:三年不飲湘江水 十年不食湘江魚(槳魚)
1、槳魚 英文名:Oarfish(槳魚)或者Ribbon Fish(帶魚) 又稱皇帶魚 拉丁文學名:Regalecus glesne 大小:10-50英尺(3-15.2米) 棲息范圍: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東部和地中海 棲息深度:深及3,000英尺(914.4米) 皇帶魚屬于月魚目、皇帶魚科,主要有勒氏皇帶魚和鯡王皇帶魚兩種。
【資料圖】
2、它是海洋中最長的 硬骨魚。
3、最長能長到50英尺(15.2米),重100磅(90.72斤)。
4、 月魚目(Lampridiformes)皇帶魚科(Regalecidae)蜿蜒呈長帶形的大型魚,學名為Regalecus glesne。
5、廣布於熱帶深海。
6、長約可達9公尺(30.5呎),重約300公斤(660磅)。
7、體亮銀色;腹鰭紅色,槳狀,故英文原意為「槳魚」;背鰭亦呈紅色,很長,有兩層樓那么高,始於頭頂如鬃冠。
8、很少見於水面,有人偶爾見到,誤為「海蛇」。
9、人們通常認為它們是橫掃海底,摧毀一切的怪獸。
10、 皇帶魚很容易辨認,身體和比它們小許多的帶魚一樣銀光閃閃,并且在整個身體上方有一個鮮紅的背鰭。
11、它們的嘴和帶魚不同,很小而且沒有牙齒。
12、它們用成列的鰓幫忙把甲殼類動物吸到嘴里。
13、 它們生活在深及3000英尺的深海生活,所知道來到海面的皇帶魚都是生病或者將死的。
14、不過也有科學家相信它們的生命力很強,即使只剩下前半個身體仍舊能活下去。
15、許多人認為古代航海者傳說中的大海蛇就是來自皇帶魚的形象。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