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行業&專精特新周報:吉林省發布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方案
(相關資料圖)
投資要點:
環保觀點:吉林省發布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方案1)《方案》提出,因地制宜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力爭2025 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基本建立配套完善的生活垃圾分類法規制度體系,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0%左右。到2030 年,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提升至65%。2)結合城市內澇治理和水環境治理,系統化全域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和技術標準,督促指導各地建立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常態化機制,力爭到2030 年,城市建成區平均可滲透面積比達到45%。3)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實施城市老舊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加大供水管網建設改造力度,提升公共供水管網普及率,到2030 年,力爭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8%以內。4)推進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改造,到2025 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有序指導各地加快市政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提升利用效能,到2030 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力爭達到30%。5)我們認為,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仍有提升空間,建議關注產業布局齊全,現金流較穩健的傳統環保領域公司:福龍馬、偉明環保等。
專精特新觀點:前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累積1.27 萬家2018 年以后,我國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的培育力度,促進中小企業向“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力圖實現產業鏈關鍵環節及關鍵領域“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的目標。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聚焦工業“四基”領域或制造強國十大重點產業領域,截至2023 年7 月已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668 家,其中A 股上市公司超900 家(上市公司本身為專精特新企業)。各省市陸續出臺政策大力支持國家級、省級、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培育,鼓勵中小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實現精細化、高質量發展。考慮政策支持力度及需求迫切性,建議關注兩條投資主線:
1)國產替代:部分制造業“卡脖子”領域存在進口依賴度較高等問題。
貿易摩擦背景下,核心零部件等國產替代需求愈發強烈。《中國制造2025》提出,到2025 年7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
政策鼓勵下,我們認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替代產品研發進程有望加速,帶動相關企業快速成長。2)“碳中和”:30/60 目標確定,我們預期“十四五”期間,光伏&風電裝機規模、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帶動全產業鏈部件及設備需求快速增長。建議關注:光庭信息等
行業評級及投資策略:環保行業部分細分賽道中短期需求提高,行業整體估值低于近一年均值;“專精特新”企業培育需求緊迫,政策支持力度大,有利于行業內企業快速發展,基于此我們維持環保&專精特新行業“推薦”評級。
本周建議關注:譜尼測試(買入)、仕凈科技(買入)。
風險提示:政策落地進度不及預期;上市公司訂單增速不及預期;稅收優惠制度變化;并購進度不及預期;疫情反復影響;重點關注公司業績不及預期。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