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全球首臺!“天岳號”順利始發!
紅網時刻岳陽8月17日訊(通訊員 甘芳芳)8月15日上午,平江抽水蓄能電站全球首臺套大坡度斜井可變徑TBM“天岳號”順利始發。
(資料圖片)
“天岳號”出渣。
始發儀式結束后,現場人員一起進入到施工現場觀看“天岳號”TBM掘進,隨著機器的轟隆隆聲,“天岳號”猶如一條“巨龍”緩緩進入隧道。施工中,這“巨龍”利用它的“牙齒”——旋轉刀盤,“啃碎”巖石,再通過它的“腸胃”——皮帶機,將碎巖向后輸送,在“巨龍”的“尾巴”處,源源不斷的碎石傾瀉而下,不過一會兒功夫,渣土車便已堆滿。
可變徑TBM“天岳號”是國網新源湖南平江抽水蓄能電站繼“平江號”小斷面TBM后的又一超級地下裝備。“天岳號”順利始發標志著華中地區首個700米級水頭抽水蓄能電站引水隧道開工建設,工程將填補超高水頭、超大坡度兩級斜井抽水蓄能電站引水隧道全斷面機械化施工的全球空白。
國網新源湖南平江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明東介紹:“‘天岳號’可以實現引水系統,直徑6.53-8m盾體、刀盤大范圍的變徑,可以實現50°大傾角的自下而上的爬行掘進。”
“天岳號”施工現場。
“天岳號”研發團隊歷時5年攻關,結合湖南平江抽水蓄能電站引水斜井施工的工程需求,開創性地提出大坡度復合防溜系統,開展出渣、支護、維保及物料運輸等10項創新型試驗,使設備能高效實現平洞、斜井連續掘進,極大增強了設備對復雜地下洞室群的適用性。
“我們先后攻克了刀盤、盾體大范圍變徑的問題,使得我們掘進機的變徑范圍擴大到1.5米,全球范圍內首次攻克了50米豎曲線超小轉彎半徑的掘進問題。”鐵建重工掘進機研究設計院工程師邵質中如是說道。
引水系統的開挖是整個湖南平江抽水蓄能電站的關鍵性節點之一。上述引水斜井隧道高低落差相較452米的湖南最高建筑“國金中心”,還要高出196米。蔣明東坦言,如果利用傳統鉆爆的施工工藝,將很難保證能夠如期發電。而“天岳號”的順利始發,將施工周期大幅度縮短,減少了施工過程中的各項工序的干擾,不僅能大幅度提升引水系統開挖的效率,同時能確保整個引水系統的開挖質量和安全系數,對助力于平江抽水蓄能電站爭取2025年12月底發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湖南平江抽水蓄能電站。
國網新源湖南平江抽水蓄能電站為國家“十四五”重大能源工程,總投資88億元,總裝機140萬千瓦。當前,湖南平江抽水蓄能電站籌建期工程已基本完成,進廠交通洞、通風兼安全洞、各施工支洞及場內道路全線貫通,上水庫、下水庫、地下廠房、引水系統正同步施工。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