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熱聞】模版化、工具人、毫無吸引力?留學新時代“申請文書”亟待變革!
卷出新天際、名校錄取爆冷,爬藤越發(fā)艱難......被三年疫情裹挾的美本申請季落下帷幕,緊接著新一輪美本申請也將拉開帷幕。在近幾年美本名校錄取率持續(xù)走低的大背景下,對于國際學校、留學行業(yè)而言,留學申請面臨諸多新挑戰(zhàn),尤其申請文書,過往的模版化、毫無吸引力,很難助力學生奔赴夢校,亟待變革,面臨挑戰(zhàn)將如何改變?
01 留學熱重啟,中國學生對頂尖大學吸引力下降?
根據SEVIS(美國國土安全部的學生及交流訪問者信息系統(tǒng))今年初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美國持有有效學習簽證的國際生共108萬人,已逐漸恢復至2020年疫情前的水平,這也是三年來美國國際生人數首次重返百萬級別。其中,約有37%的國際生來美國讀本科學士學位。在2022年申請季,共107,701名國際學生在美國本科申請系統(tǒng)Common App上遞交了申請,首次超過10萬人,比疫情前2019/2022年申請季的7萬余人增長了45%。從國際生源國分布來看,中國目前依然是最大生源國,占比23.8%。
(資料圖)
過去十余年,中國一直是赴美留學生數量增長驅動引擎。但近幾年,情況發(fā)生轉變。從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持有效簽證的中國學生人數縮水近29%,而印度學生人數激增,升幅超30%。印度是美國目前第二大國際生源國,占比21.8%;韓國排在第三位,占比4.6%。全球教育智庫HolonIQ分析,到2030年,全球高等教育的流動將呈現指數級增長。這也意味著留美學生的生源也將呈現出更為多樣化的趨勢。
“中國學生申請的激烈程度越來越高。中國留學生大批量在海外大學‘露臉’已經十多年,基于‘多樣化’招生政策,中國學生對頂尖大學的吸引力可能正在逐漸削弱。”資深升學指導專家、IACAC國際升學咨詢與招生協(xié)會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鄧寧指出。
鄧寧認為,“中國學生如何打出和前些年中國學生不一樣的特色和個性”是新一輪留學周期下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另一方面,疫情期間,哈佛哥大等美國高校采取“test-optional”(“標化可選”)政策,疫情管控結束后,仍有不少高校延續(xù)了之前的政策。隨著哥大永久取消對標化考試的要求,“test-optional”政策或將大面積長期存在。在這樣的背景下,熱衷于“卷成績”的中國學生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增強競爭實力?這是一個關鍵問題。
“我經常觀察到的情況是,對于一切能夠通過分數量化的內容,中國學生都很狂熱。但美國大學招生不是只看成績,他們期望在成績達到一定條件和標準的情況下,學生能夠展現更多素養(yǎng)?!编噷帍娬{。
當人人都能刷到SAT、ACT高分,AP課程卷上十幾門,科研、競賽都拉滿,還能通過什么樣的手段拉開差距、形成差異化?在鄧寧看來,無論是日常學習還是課外活動,這個過程中,每個人收獲的成長以及為此能夠講述的故事,變得越來越重要。
02 申請文書助力逆襲?用國際思維講好中國故事
在留學申請中,除了一疊展現個人成績、獲獎獎項等冰冷數據的資料以外,申請文書是最能展現個人特色的材料。文書到底怎樣展現個人特色、形成區(qū)分度?鄧寧認為,這最終要回到“你是誰”(who you are )的本質問題上。在多年從業(yè)中,鄧寧發(fā)現,很多學生在文書寫作時,經常踩兩個坑:對學生本人挖掘不夠深入,細節(jié)展示不夠。
“很多學生在做背景提升活動時,一定要找一個外界第三方非常認可的或者事情本身非常獨特的,認為這就能和別人有區(qū)分度。但事實上,做任何一件事情的主角都是‘自己’,而不是事情本身。”鄧寧說,還有的學生寫的文書對自我反思做得較弱,對于自己的挖掘仍停留在表面,“這不是文書寫作的問題,而是對自己的理解表達到底有多深刻的問題”。另外,很多學生的文書在描述自己做的事情時,三言兩語講完,缺乏細節(jié)?!皩毠?jié)的思考和由此與自己產生的關聯(lián)更有價值?!?/p>
外國招生官對文書首先在意的是真實,其次是描述性敘事?!拔臅窃谥v一個故事而不是講一個科學道理,也不是說明書。但文書不是毫無章法地講故事,闡述的過程中要有核心思想和觀點,所以更像是敘事性說理寫作?!编噷幪岬?,一位IB學科成績34分的同學獲得康奈爾大學建筑系錄取。她的突破點就是,這位同學從小學習馬術并十分熱愛,文書全篇都在圍繞通過“馬”來融入個人成長經歷,巧妙地解讀了個人品質及與專業(yè)的關聯(lián)性。這篇文書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她實現升學逆襲。
隨著中國在國際社會越來越活躍,在中國背景成長起來的學生在文書中講述“中國故事”已經越來越普遍,那么故事怎樣講才能有效傳播,讓外國人看懂理解?
“曾經有一位同學在文書里寫到‘北京孔廟’,這本身是一個非常中國化的事物。通過孔廟,傳遞什么樣的概念和信息?他當時注意到,古廟有一棵千年榕樹,經歷了世代更替,被完整地保留下來。所以這個文書的核心主旨就是,通過孔廟保護傳承民族文化遺產。而‘傳承文化,保護傳統(tǒng)’恰恰是外國人很重視的理念。從這個角度切入談孔廟,符合國際思維?!编噷幹鲝?,要用國際思維講好中國故事。所謂國際思維,就是用普世價值觀講述和傳播中國。
鄧寧舉例,對于一些相同的概念,中外的用法是不一樣的?!氨热?,提到‘領導力’以及‘社區(qū)’,中國人的理解首先是‘為他人服務’,而在外國人看來,我們本身也是自己所處社區(qū)的一員,‘你自己和社區(qū)的關系’以及‘你如何讓社區(qū)變得更好’是更重要的?!?/p>
03 升學指導老師亟待擺脫“工具人”角色
留學環(huán)境、留學申請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升學指導從業(yè)人員如何應對?鄧寧指出,從宏觀上看,從知識學習到素養(yǎng)培養(yǎng),是最大的挑戰(zhàn)。只有實現了這樣的轉變,學生才能在申請中,更能“有料輸出”。從微觀上看,對于學生升學指導規(guī)劃的展現要拉得更長,時間要更加前置?!皶r間拉得越長,能夠采集到的學生‘證據’就越多,進而對此進行解讀?!?/p>
隨著ChatGPT入局教育,未來,升學指導從業(yè)人員的競爭力在哪里?鄧寧提到,以往文書指導老師經常說“文書有模版”,但是現在越來越難套模版。對于導師而言,不在于寫作水平多高,而在于真正從一個為師的角度理解學生,幫學生提高認知層次和站位。同時,升學輔導工作是個性化的,老師如何與學生溝通,運用知識和技巧,幫學生挖掘不一樣的自己,變得尤為重要。另外,升學指導工作的“顆粒度”是檢驗升學指導人員水平的重要標準,“顆粒度”意味著時間的投入和質量的把控。將這兩點做到位,才能稱得上是有水平的“升學指導”。
作者 | Zoey
圖源 | 網絡
運營 | Andy
欄目介紹
熱點追蹤:迅速聚焦國際教育界熱點事件。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