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南閱讀世界,外國作家新書分享會獲追捧
2023上海書展,書香縈繞。在思南文學之家舉辦的數場由外國作家作為主角的新書分享會備受讀者關注、青睞。作者人氣爆棚,現場氣氛熱烈。
一場作者缺席的新書分享會熱度不減
8月17日晚,“活下去,比時代活得更久——《深入北方的小路》”新書分享會在思南文學之家舉辦。作家、譯者、藝術評論人btr,《澎湃新聞·上海書評》執行主編鄭詩亮,編輯、豆瓣博主藤原琉璃君與讀者朋友分享閱讀感悟,共同探討如何在不確定的世界中,緊握愛的力量,堅韌地活著,步履不停。
(相關資料圖)
《深入北方的小路》的作者理查德·弗蘭納根因故未能成行來滬,然而,他專門錄制了一個視頻,向中國的讀者表達自己的問候和致意,“我很榮幸能夠在中國出版我的作品,能有中國讀者閱讀我的書。非常遺憾,此次我無法出席上海書展,與你們見面。我希望將來能有機會再次來訪中國。”
“當有人問我文學為什么鼓舞人心、令人振奮?當我覺得沮喪,當這個世界異常沉重,當新聞太過可怕,當我感覺生活相當艱難時,我就會回到那些我熱愛的小說、詩歌和作家的身邊,并由此發現我并不孤單。”視頻中,弗蘭納根如此詮釋文學的意義。
在談到創作《深入北方的小路》這部小說的動因時,弗蘭納根表示,《深入北方的小路》是我不得不寫、必須要寫的小說。它就像壓在我心里的一塊石頭,不斷生長,直到它重得讓我無法呼吸。
“書寫這本書之所以很困難,是因為我父親曾在二戰期間成為日方俘虜,長達三年。在那段時間里,他淪為了‘死亡鐵路’上的一名奴隸勞工。這條連接泰國與緬甸的鐵路由超過二十五萬名亞洲奴隸勞工和戰俘建造而成。對我來說,創作這本書的困難在于,我書寫的任何東西都必須是虛構的,必須和我父親的經歷不同,但與此同時,我又必須呈現這場戰爭的恐怖。此外,如果想要揭示全然的黑暗,那么只呈現生活中的黑暗是不誠實的。所以我必須從中尋找希望,因為持守希望是人類的本能。而希望的終極表達,是愛。”弗蘭納根說,“我花了12年的時間寫成這部作品,也花了這么長的時間才找到最合適的表達方式。最終,我用愛完成了這次書寫。”
“戰爭故事必然與死亡有關。但是在愛情故事里,在與另一個人建立聯結的時刻,我們實現了愛的終極表達。我們發現自己在這宇宙中并不孤單。我們尋獲了某種永恒的事物,它超越了時間和空間;卻也轉瞬即逝,它只存在于片刻之中,然后便消失不見。在那些年里,我困陷于如何平衡這兩種敘事,好寫出一部值得閱讀的作品。”弗蘭納根如此表示。
短短幾分鐘的視頻交流贏得讀者熱情的掌聲。
《深入北方的小路》是被《華盛頓郵報》盛贊為“當世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的澳大利亞文學巨匠理查德·弗蘭納根的代表作,全書以弗蘭納根的父親在二戰中修筑“死亡鐵路”的真實經歷為原型創作,歷經五次推翻重寫、十二年精心打磨,出版后便一舉奪得英語文學最高獎項布克獎。
布克獎評審這樣評價《深入北方的小路》:“在過去的一些年份中,獲得布克獎的是優秀之作,而今年獲得布克獎的,是一部大師之作。”
弗蘭納根在之前的采訪中被問及為什么這部小說受到讀者歡迎時曾說:“世界變得越來越不確定了,沒人知道明天會怎樣……這個故事可能會讓他們想起,在一個不確定的世界中,我們還擁有彼此的愛,這大概是在我們的一生中唯一能確定的事了。”
新書分享會現場,三位嘉賓圍繞《深入北方的小路》的歷史背景、謀篇布局、結構把握、作品的深度和厚度、時空轉換、多線敘事、人物對位安排、虛實邊界處理等方面分享了閱讀感悟。
活動末尾,讀者與三位嘉賓就閱讀該小說的體會進行了互動交流。
與讀者共話人類世寫作與文學“烏托邦”
8月19日晚上,奧地利新生代作家菲利普·韋斯攜其小說處女作中文版——《人坐在世界的邊緣,笑》,與復旦大學教授、作家、文學評論家王宏圖,本書譯者、海南大學副教授陳早,現場翻譯、深圳大學德語系教師陳智威一同做客思南文學之家,打破經典敘事,探測文學邊界,與讀者共話“人類世”寫作與文學“烏托邦”。
人類世的到來,是命運還是挑戰?從19世紀的歐洲工業革命,到21世紀的日本福島核事故,短短200年間,人類對大自然和世界的改造超越了過去數千年。
菲利普·韋斯在他的小說中,讓5個不同時代、不同國籍、不同職業、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敘事者開口說話,從各自不同的視角去觀察、反思世界的變化……
這部小說的形式新穎獨特,囊括百科全書、小說、日記、錄音轉稿和漫畫,內容交錯勾連,串聯人類記憶的吉光片羽,涌現現代歷史的波譎云詭。
這部小說的德文版獲得尤爾根·龐托基金會文學獎、克勞斯-邁克爾·庫訥獎和勞里斯文學獎。2018年尤爾根·龐托基金文學獎在《人坐在世界的邊緣,笑》的授獎詞中寫道:“……一場文學的冒險,一個個人物無畏而悲壯的命運與敘事形式相得益彰。這是一段頗具挑戰的旅程,踏上此路的讀者將不虛此行,他會收獲到驚人豐富的語言、想象力和知識。”
那么,“人類世”和“大歷史”如何被菲利普·韋斯轉化為一場文學的冒險呢?王宏圖教授同菲利普·韋斯展開了對談。菲利普·韋斯在對談中顯得極為自信,還不時引用莊子的理論。
分享會上,作者朗讀原著,譯者朗讀中文版,優美的排比句讓讀者近距離分享小說精彩片段,贏得讀者熱情的掌聲。
活動現場,讀者就這部小說的書名等問題與菲利普·韋斯進行了互動交流。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