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造都市里的“綠野仙蹤”,看看藏在市民身邊的“詩與遠方”
休憩游樂賞美景,門口“享綠”好愜意,上海貫徹落實“兩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與“兩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生態理念,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大背景下,區綠化管理部門在公園城市建設推進過程中不斷挖潛、努力實踐,近年來不斷提升公園城市建設能級,讓徐匯街頭巷尾處處有綠意、步步景不同,將“詩與遠方”的生活變成市民群眾觸手可及的幸福。
無界融合,綠色共享
近年來,區綠化管理部門結合城市更新和美麗街區建設,將吳興路綠地、星游城、上海音樂學院、五月苑等點位及周邊道路、街區進行整體更新,提升了片區市容市貌整體品質。隨著打開單位附屬綠地和完善“15分鐘生態圈+生活圈”等工作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上海市民獲得了在家門口親近美景的幸福,優美風景不再是一墻之隔的遙不可及,而是“城市建設必須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的生動詮釋。
(資料圖片)
吳興路綠地
星游城
上海音樂學院
徐家匯體育公園
五月苑
建綠護綠,詩意棲居
夏日的徐匯綠帶流動、碧草青青,公園內濃綠成蔭,湖邊小亭內常有居民小憩納涼,盡享自然逸趣。區綠化部門夯實公園城市生態本底,因地制宜用心“建綠”、細心“復綠”、精心“護綠”,多措并舉推進城市公園、口袋公園及街心花園建設,力爭實現居民推窗見綠、推門入園的美好愿景。
環城生態公園帶(徐匯段一期)建設現場
漕溪路地鐵站綠地
樂匯小游園
十五號線站點綠化恢復
徐家匯公園
襄陽公園花壇
東安公園
桂林公園
增勢賦能,生態底色
區綠化管理部門以“公園+”推動全面功能融合,一是強化公園主題功能拓展。成立“綠知匯”生態科普聯盟中心,挖掘公園生態基底和文化內涵,聚焦“生態科普、體育健身、文化藝術”三大板塊。二是凸顯公園園藝特色。今年在公園花境打造和花壇布置中,堅持新優品種選用和科學種植技術使用,努力打造生態可持續的特色植物區。三是完善公園配套服務。如在徐家匯公園增設KFC餐車等配套服務空間,同時增設生活盒子、市民園藝中心等。打造景觀更加優美、服務更加完善的高品質公共生態空間,“綠色”賦能繪就城市生態美麗畫卷。
徐匯區“綠知匯”生態科普聯盟
康健園昆蟲鳥類科普活動
徐家匯公園七一主題音樂會
襄陽公園花市
東安公園昆蟲標本展
公園配套餐車
徐家匯公園花境
一片片樹林,昂然挺立,
一座座公園,舒展畫卷,
愿水在綠中、綠在眼中、人在畫中,
我們共同攜手,
演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篇章!
來源:上海徐匯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