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婦兒基金會聯合多所高校為青少年送上“科技大餐”
(資料圖)
“老師你看,這是我做的飛機模型,我以后也想當飛行員!”“我想成為像屠呦呦奶奶那樣的科學家,用畢生所學報效祖國,造福全人類!”近日,一場名為“科學種子探索未來”的公益活動在連云港贛榆區塔山中心小學開展。孩子們近距離感受科技的魅力,在“玩”的過程中開闊眼界,提升對科學的濃厚興趣。
活動現場,科普大篷車、萌芽科學室為孩子們帶來了形式多樣的科普道具體驗。憨態可掬的機器人、能飛上天的航模等多套涵蓋聲光、機械、電磁等技術的流動科普展品輪番上演,讓孩子們流連忘返。
據悉,“科學種子探索未來”公益活動由江蘇省婦兒基金會、江蘇省科協、江蘇省科普服務中心、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等單位共同發起,圍繞科技主題,開展一系列公益活動,將科技的“種子”播撒進孩子們的心里。
在南京市結伴前行青年志愿服務中心的有效銜接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郵電大學、中國藥科大學、江蘇海洋大學、江蘇開放大學、省委鄉村振興(幫促)工作隊等單位共同加入,結伴前行做科普。
無人機、機器人、飛機航模、VR科普設備……一場場涉及力學、電磁學、光學、物理學、生物學、醫學等多學科知識的公益活動,讓孩子們收獲了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與互動性為一體的“科技大餐”,更激勵著他們不斷堅定信心、求知發問,走進科學的殿堂,立志成為國家棟梁。
為了更好地匯聚愛心力量,服務高校學子與少年兒童,江蘇省婦兒基金會聯動“高校公益基地”、南京市結伴前行青年志愿服務中心、南京市結伴共蕓窗社工服務中心等多方資源,對公益活動進行優化升級。在高校端,他們將借助有關省級學會助力高校學子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科普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在幼小初高端,將銜接更多資源,以更豐富立體的形式開展活動,同時還將以“愛心康康卡”等多種籌資形式,保障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并孵化社會組織專業運營。
據悉,2019年,江蘇省婦兒基金會與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15所高校共同發起“高校公益基地”,實施“助學就業、創新創業、結伴前行”三大計劃。接下來,“高校公益基地”還將持續發揮作用,匯聚更多愛心力量,組織開展形式更新穎、內容更豐富、體驗感更佳的公益活動。
(通訊員供圖 校對 李凱波)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