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超市的中國商品銳減,我們該怎么辦?
【資料圖】
有些情況的確令人堪憂!如今在美國超市里,中國商品的數量,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減少!甚至有人在買中國產商品時,有售貨員還會善意提醒顧客這是中國產的,充滿了歧視。
過去美國大大小小的超市里,可能有30%到40%的日用商品都是來自中國,但是現在感覺已經減少了一半以上!相反,墨西哥、越南、印度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商品越來越多了。
應該說,美國主導的去中國化政策,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外溢效應。而從2015年開始的中美對抗,產生了鷸蚌相爭、漁人獲利的蹺蹺板效應,讓越來越多中國的競爭對手國家從中獲益,以各種形式撿漏發財。毫無疑問,其中墨西哥和越南是最大的受益者。
很多人還在興高采烈地說,這說明中國不再是美國和世界的血汗工廠了。有人還認為這下讓美國用不上我們物美價廉的東西,并剝削不了大家了,占不了我們的便宜了,這是眾望所歸。
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說明脫鉤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我們要客觀看到,全球貿易并非存在誰一定離不開誰。經濟發達國家的某些商品需求,需要被替代的時候,供應鏈是很快能補上的,這種替代有可能還是不可逆的。
在某些商品領域,中國“世界第一工廠”的名號逐漸被越南、墨西哥等國家取代。美國超市的中國商品銳減,這個問題從長期來看,其實不容小覷。我們對此不能盲目自信和自我安慰,還是需要采取對策。
如果不重視,這種去中國化現象,會慢慢從低端產品向中高端產品擴散蔓延,那樣的話沖擊只會越來越大。
不管如何,歐美發達經濟體市場的貿易一定要穩住。畢竟出口貿易,是支撐我們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畢竟歐美市場,是出口貿易領域中的肥肉,是全世界主要出口國家都在爭奪的消費市場。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