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12345現場 成都市民體驗熱線接聽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 昌娟
【資料圖】
“您好,成都市12345熱線,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這句暖心的開場白,是致電群眾及企業最熟悉的問候語,也是成都12345熱線接線員重復最多的一句話。
作為城市總客服12345熱線究竟如何更好為市民服務?
日前,成都市網絡理政辦聯動成都發布面向全市開設報名通道,邀請市民在每周五走進12345熱線,實地體驗12345熱線的運行模式,感知這個“城市總客服”的作用和意義。
8日下午“走進12345”活動正式開啟,16位成都發布網友走進12345熱線。
他們中有剛剛舉家遷入成都的新成都人,也有土生土長的老成都人;有剛步入校園的大學生,也有已在成都工作多年的“蓉漂”,涵蓋企業家、社工、教師、工程師、醫務人員等各種職業。從一位打電話的人到一位傾聽電話的人,身份轉變的他們有什么感受?又收獲了什么?
16名成都發布網友
走進12345熱線
前來參加活動的李琦很是激動,她告訴記者,自己是成都鐵路局成都車站助理工程師,所負責的工作也曾是12345熱線的一環——此前她在成都站的工作就是服務質量,當乘客有訴求,撥打12345熱線后,會以工單的形式轉接到她這里,她將第一時間解決。“這一次我也想換一個角度,去聽聽大家到底有什么訴求,而不是站在一個處理訴求的角度去傾聽。”
人群中還有一位頭發花白的市民,她是67歲的退休職工秋韻(網名)。作為一名在成都已生活60多年的老成都人,通過12345熱線,她解決了不少民生問題。這一次,她希望了解12345這個“城市總客服”到底是如何運行的。
唐大川是成都一家社會組織的社工主管,主要負責關愛“一小一老”,參與社區治理等工作。他也是成都發布的“忠實粉絲”:“這一次希望換一個身份去聆聽大家的聲音。可能我也不能解決什么問題,但我也想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
“我和12345其實有著莫名的緣分。”在做社工前,唐大川是一名社區工作人員,那時候,有居民通過12345熱線反映社區相關問題時,他會負責處理一些工單,“其實也是12345末端的一環。”
在12345熱線數據分析平臺互動展示環節,成都發布網友陶靖中提出希望了解市民對摩托車的投訴情況。之所以關注這個領域,是因為他平時使用摩托車上下班,希望看看相關情況。工作人員輸入關鍵詞后,大屏幕上出現了成都全域的詳細數據情況,其中,噪音擾民投訴問題最多。
參與活動的網友還有在蓉大學生。這是四川大學研究生王新來成都求學的第五年。即將邁出校園進入社會,王新希望了解龐大的社會體系是怎么運作的,如何通過熱線的方式,讓城市居民的生活變得更加井然有序。
戴起耳麥
他們從熱線撥打者變成傾聽者
這一次,參與活動的網友坐在接線員身旁,頭戴耳麥,沉浸式體驗了一把接線員日常。
李琦傾聽到的兩個電話,都是回訪電話。讓她意外的是,兩個問題恰好是她所關心的。
一個是關于某單車平臺存在亂扣費的情況,一個是健身房退費問題。“這都是與我們年輕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尤其是后者,我身邊很多年輕朋友都曾遇到健身房退費問題。”讓她驚訝的是,這兩個問題,都因為12345熱線的幫助得到了解決。
這也讓她想起了自己曾經的經歷。有一次,她在某電商平臺上充了話費,商家不給發票,最后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撥打了12345熱線,沒想到很快解決了此事。“那時候,我能感受到,成都是一座能聽得到市民聲音的城市,既有溫度也有速度。”
傾聽完接線員和市民的對話,王新第一句話就是:“太忙了!”作為一個從沒撥打過12345熱線的市民,她第一次感受到僅憑一通熱線,就能將一個城市的市民和政府緊密相連。“我今天一共聽到了3個電話,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名年紀較大的老奶奶,可能年紀比較大,對一些情況不太了解,但她在積極尋求幫助。而無論對方多么焦急,接線員的聲音都非常專業、可靠,給人寬慰。如果是我在這種焦急狀態聽到這種聲音,我會覺得我不是一個孤島,這個城市很溫暖,社會有很多平臺在為我們提供幫助,伸出援手。”
“這份工作太累了!”傾聽了幾通電話后,秋韻感嘆道。“以前我以為12345接線員就是一個‘傳話筒’,但今天體驗后,才知道一通電話背后,是多部門的緊密聯動。”秋韻提到,第一通電話結束后,她和接線員還有短暫幾秒鐘的交流時間,但后續,一通又一通電話密集打來,她就再也沒時間和接線員交流了。
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工作人員周天慶曾撥打過多次12345熱線,當問題被解決以后,他對12345有了新的理解。
“使用得越多,你會發現它并不是一個讓你去投訴的平臺,它更多是一個交流平臺。比如說我最近打過一次電話,我們這邊紅綠燈出了點問題,但事實上當時并沒有造成交通擁堵的問題。但我還是可以給12345打個電話。這種主觀訴求不是投訴,而是以城市主人翁的心態進行溝通,希望整個城市變得更好。”
8日走進12345熱線,作為一名城市規劃師,周天慶更多地站在設計的源頭,了解這座城市運轉的信息站如何和居民溝通,政府部門如何聯動運轉,整個工作如何實現閉環。“我看見12345平臺變得越來越完善。”
“接線員們都非常厲害,很酷,我想向他們學習。因為他們接聽電話時面對的任務都不一樣的,就像擁有百寶箱一樣,能夠解決很多問題,給相關部門傳遞信息。我以后也想成為這樣專業的人。”
他們圍坐一起
談感想、提建議
沉浸式體驗結束后,市民們和12345熱線的接線員、負責工單審核轉辦的工作人員、企業和群眾訴求提速專班的代表,區(市)縣承辦單位的代表圍坐一起,談感想,提建議。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成都妹子,在我的眼里,成都是一座充滿溫暖與力量的城市,這里既有歷史文化的厚重,也有科技的蓬勃發展,既有磚瓦房里的慢生活,也有高樓大廈間的快節奏。”在李琦眼里,現在的成都正在高速發展,但她希望,成都也能留下一點“慢速度”,在民生便利方面,為老年人、脫網人群停一停腳步。
她提到,現在生活中很多便民措施都整合到了線上辦理,但對于老年人、脫網人群來說,這反倒成了他們的阻礙。她希望,在整合各項便民措施線上操作的同時,在各個領域都保留一定的線下人工操作方式。
過去,秋韻很多次感受到了成都這座城市帶來的便捷和舒服,到住建局辦理業務,會被主動加微信;成都的公交司機永遠會為奔跑趕路的乘客停留,她也想將藏在這座城市細節里的溫柔傳遞下去。“身邊的朋友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有啥事解決不了,就打12345熱線幫忙。也因為這個平臺,讓成都人民的心緊緊凝在了一起。”
這一次參加活動,她也帶來了自己的期待和建議。她希望,結合城市有機更新、老舊小區改造,成都可以不斷優化完善養老托育服務設施布局,解決停車難問題,不斷滿足中心城區“一老一小”民生需求。她也希望,有些可以在基層解決的問題,就不要占用12345熱線這個平臺,“因為12345熱線可以幫助百姓解決更為棘手的問題”。
“作為地地道道的成都人,成都的變化和發展有目共睹,也是因為自己是一名社區工作者的原因,深刻地感受到了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的提升。”作為社工的唐大川,也希望通過社會力量的參與,做好“五社聯動”,積極參與到“智慧蓉城”的建設當中,讓社區更有溫度。
在座談會上,周天慶給12345點贊,但他也很希望了解到12345后臺是否會針對居民問題統計、發布相關的年報或月報,真正發揮市民窗口的作用,“希望有機會可以將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工作和12345進行連接,因為我們自己做調研,是有局限性的。但12345其實是一個由市民來提供主動信息的平臺”。
面對周天慶的建議,現場網絡理政辦的工作人員立刻給出了回答,表示今年已經計劃和互聯網平臺合作,開啟12345支持系統,從龐大的數據里面提煉有用的信息,聚合成知識服務體系,形成數據畫像、區域畫像、事件畫像等幾個類型畫像全方位的展示,“未來將強化12345熱線的數字化轉型,更好地服務市民和企業。”
2023年1月1日一8月30日,12345熱線已舉行了22場“走進12345熱線”活動,共近600人參與。成都發布開啟“走進12345熱線”報名通道以來,收到上百名網友報名,由于場地受限,不是每個報名者都能參加,但,這是一個常態化的現場體驗活動,成都發布的報名通道也將持續開啟。
未來,更多參與報名的市民,將有機會走進12345熱線。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