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又是6月閃崩!尚緯股份發生了什么?
財聯社6月6日訊(記者 李擁軍)地處四川樂山的尚緯股份(603333.SH)繼昨日跌停后今又一字跌停,至收盤封單仍超26萬手。就此異動,財聯社記者今天上午致電尚緯股份證券部,其工作人員稱,“股票連續兩天下跌的情況我們看到了,也進行了自查,目前公司沒有應該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目前公司生產經營都是正常的,在建項目也是在正常建設過程當中。”此外,樂山山體垮塌事件對公司沒有影響,“離(山體垮塌)那有一百多公里。”
目前,尚緯股份大股東質押平倉風險的化解情況還進度不明,公司跨界儲能電池負極材料項目的建設也較計劃有所延遲。
(資料圖)
大股東質押面臨強平風險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4日,尚緯股份曾公告,持股5%以上的第一大股東李廣元質押給國元證券的股票將被后者進行強制處置,面臨被動減持。
公告稱,因李廣元股票質押到期未能按時歸還債務而構成業務違約,根據協議約定,國元證券將啟動違約處置流程。國元證券擬自該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即2023年4月26日至2023年10月25日),采取債權轉讓、大宗交易、二級市場賣出或違約處置協議轉讓的方式對標的證券進行違約處置操作,計劃減持總數不超過3127.6萬股(占公司目前股份總數的5.03%)。
不過,當時的公告亦稱,3月30日,川發資管、樂山國投、樂山高發展與國元證券已初步達成合作意向,川發資管等三方擬共同出資設立合伙基金,受讓國元證券享有的對李廣元在國元證券的質押股票融資債權,國元證券同意在相關方達成一致、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協助推進上述事宜。上述方案計劃于5月15日前完成樂山市政府審批工作,具體受讓條件以樂山市政府最終審批和簽署的相關協議為準。
國元證券還表示,“將柔性化處理股票質押風險,避開上市公司減持窗口期,分批分次進行違約處置,同時前述相關各方將積極溝通和協調,優先選擇債權轉讓方式進行違約處置,盡最大可能減少違約處置的負面影響。”
尚緯股份在該預減持公告中同時表示,本次被動減持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因李廣元為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與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廣勝為兄弟關系,屬一致行動人。若本次減持計劃如數實施,李廣勝及一致行動人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為32.50%,仍為第一大股東。
如今,該方案距“計劃完成樂山市政府審批”的截止日期5月15日已過去20天,但尚緯股份就此未見新的進展公告。
那么,此前公告的大股東股票質押風險“柔性化處理”是否生變,進而造成近兩日的股價大跌?前述尚緯股份證券部人士在電話中表示,“這個可能性應該不大”,并補充稱公司與海螺方面合作的海創尚緯負極項目和募投項目都在正常建設中。
跨界新能源一波三折
事實上,就在一年前的2022年6月7日、8日,尚緯股份也曾連續兩日跌停。當時是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李廣勝因涉嫌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被湖州市公安局采取刑事拘留措施,暫不能正常履職。十天之后,湖州市公安局決定對李廣勝取保候審。財聯社當時對此亦有關注,詳見 尚緯股份迷途:實控人被刑拘 一周前露面新能源項目開工儀式
那么,本周一二,尚緯股份又現閃崩,與控股股東李廣勝案進展是否有關系?對此,公司證券部人士在電話中回應,“大股東案件和質押這塊,目前(上市公司)沒有收到進一步通知。”
簡單回溯,尚緯股份上市以來有些命運多舛。這家2012年上市時還叫“明星電纜”的公司,在2013年便迎來第一波巨震,公司創始人兼大股東、時任董事長李廣元卷入貪腐案被調查。2016年6月,李廣元因涉嫌單位行賄罪、行賄罪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被判有期徒刑十一年。
在李廣元出事后,其兄李廣勝于2015年出任明星電纜董事長,后續通過受讓李廣元股權的方式成為公司實控人。此后,明星電纜更名尚緯股份,李廣勝執掌公司后,也在特種電纜的主營業務外多次開啟轉型探索。
如從安徽老家拉來明星企業海螺創業(00586.HK)入伙成立海創尚緯,跨界進軍負極材料新能源產業,就是李廣勝帶領尚緯股份謀求“雙輪驅動”轉型戰略的“關鍵手”。
李廣勝曾表示,海螺創業看重公司所處的區域優勢,“我們熟悉當地情況和政策”。在和海螺合作的新公司中,李廣勝讓海螺成為海創尚緯51%的大股東,尚緯股份則持股49%。
不過,在2022年5月29日,海創尚緯首期4萬噸負極材料暨配套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儀式上露面不到十天,李廣勝也被湖州市公安局帶走調查。這對新項目的推進或許多少造成了影響。
公司此前計劃,“首期年產4萬噸負極材料一體化裝置項目,核心生產區域石墨化車間預計2023年5月投產,其他車間預計2023年10月投產。”
而尚緯股份在今年5月17日回復投資者時稱,“目前,首期項目的石墨化區域土建工程施工進度完成80%,負極區域土建工程施工進度完成70%。按照工期安排,預計石墨化區域將于2023年8月投產,投產后可實現4萬噸石墨化材料生產;預計到2023年底,負極材料一體化首期項目將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記者注意到,作為海創尚緯首期項目EPC承建方的百利科技(603959.SH),在《2022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到,海創尚緯年產4萬噸動力儲能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土建施工完成約 50%左右,石墨化主體基本完成,廠前區主體建筑完成,負極結構大部分完成,完成主要單體施工設計,第一批采購已完成,第二批采購進行中。”
顯然,尚緯股份和百利科技的信息披露皆顯示,海創尚緯項目比原定投產時間已有所延遲。 如今再遇股價閃崩,或使尚緯股份投資者對公司的新能源轉型之路又添一份憂心。
6月6日上午,財聯社記者聯系采訪百利科技董秘李良友,其未接電話,也未回復“尚緯股份股價連續下跌,是否對百利科技承建的負極項目造成影響”的短信。
(編輯 劉琰)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