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飲扎堆ipo,黃金時代已過去
近期,傳出茶百道、滬上阿姨、古茗、蜜雪冰城等奶茶店將齊聚港股IPO。讓兩年前上市的茶飲第一股奈雪,將不再獨霸舞臺。
當這些擁有上千家門店的茶飲巨頭啟動IPO,除了意味著可能分散投資奈雪的資金之外,集了資的奶茶店都將迎來新一輪的擴張與競爭,行業的基本面也可能進一步惡化。
尤其在當前的經濟背景下,低價策略已成為茶飲界的新潮流。對于在單價上越來越低但仍舊難以盈利的奈雪來說,留給它的時間可能不多了。
(資料圖)
一、順應消費降級的新茶飲
新茶飲的火熱與經濟周期的轉變不無關系。
在疫情前,專注于場景消費的喜茶、星巴克、奈雪單價都是20-40元的區間。但在疫情發生后,消費降級也跟隨而來。
在消費能力受到影響后,喜茶率先調低均價,喜茶單杯最低個位數,星巴克也在瑞幸的步步緊逼下調低售價,主打場景消費的品牌都被迫降低價格,喜茶也開放小店加盟,不得不迎合消費降級的大趨勢。
在經濟周期轉變后,本身就處在10-20元區間的新茶飲成為消費者的新寵,在消費降級大趨勢快速擴充,以及把握機會集體IPO。
另外,不看新茶飲的招股書不知道,雖然新茶飲單價低,但卻是一門挺賺錢的生意。
以茶百道為例:
截止今年一季度,茶百道在全國有7117家店。
2022年營收為42.32億元,凈利潤為9.65億元。今年Q1營收為12.46億,同比增長53%。凈利潤為2.85億元,同比增長50.7%,營收和利潤還在高增長的路上。
值得注意的是,茶百道的凈利率為22.9%,比蜜雪冰城18.5%的凈利率還高出一截。如此之高的凈利率,意味著當有需要時,茶飲店還有很大的往下調價空間,而這也大概率會發生因為新茶飲IPO的目的都是為了擴店和強化供應鏈降低成本,在得到融資款后,已經擁有幾千家門店的奶茶品牌將開啟第二輪擴張周期。當門店越來越多時,最后是難逃價格戰的。
而價格戰一旦開打,這將對高單價的茶飲店帶來更大的價格沖擊,例如奈雪。
茶百道的商業模式與蜜雪冰城一樣,主要通過吸引加盟商,快速的大規模擴店,公司主要賺原材料賣給加盟商的錢。因此,奶茶店的規模十分重要,門店擴張的越多,原材料的需求就更多。
在這種情況下,先成功上市的茶飲店會搶占先機,因為先得到融資款的,實施擴店和強化供應鏈的計劃都會更快一步。
當然,前提是公司會好好利用現金流優勢。
例如,兩年前上市的奈雪,顯然上市后沒有利用好融資款來幫助自身發展,賬上躺著幾十億現金也不知如何是好,似乎上市就是為了幫助融資輪投資者撤退所做的。
二、轉型傲慢的奈雪
奈雪上市到腰斬,僅僅用了不到20個交易日。截止目前,已跌去75%,奈雪是2021年港股最快腰斬的IPO,無論是散戶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都被深套其中,奈雪是港股近3年最慘的新股之一。
在去年11月疫情政策取消后,奈雪股價一個月內翻倍,市場還是曾經給過奈雪希望的。然而,自4月以來,奈雪再跌去47%,跌近疫情期的最低位。按年內算,也已經跌去38%了。
投資人信心不足的原因在于,過去兩年疫情里,奈雪凈虧損7.8億,而競爭對手喜茶主動降價,低價的茶百道和蜜雪冰城都找到合適自己的策略高速增長。
唯有奈雪一家似乎還在迷失中,例如,在喜茶降價后,奈雪也跟隨降價,但問題在于奈雪在降價之前的價格是30-40元一杯,在當時都賺不到錢。更不用說現在降至20-30元左右的價格。
另外,跟頻頻出爆款的瑞幸比較,過去3年奈雪也沒打造出一款爆款飲品,只會模仿競爭對手。例如,奈雪模仿瑞幸推出9.9每周一杯的奶茶活動,文案與瑞幸一模一樣,但僅限一杯固定奶茶飲品。
在股價慘不忍睹下,7月21日,奈雪終于宣布開放事業合伙人加盟,當天股價也漲近10%。但結果是一看合伙人的高金額投資加盟細則,簡直把投資者氣暈,股價兩日馬上跌去15%。
細則如下:
加盟奈雪單店投資金額最少在100萬元,單店裝修需要35萬元的設備費,裝修費需要40萬元。區域合作則需要450萬元。并且,奈雪要求年齡在25-45周歲;要和奈雪企業文化“志同道合”;每天不低于6小時、每月不低于130小時的全職經營。
然而,投資一家單店喜茶只需要40-80萬元(面積不同),而設備費最低在15萬元,裝修費為10萬元左右,這遠低于奈雪的要求。
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么疫情過去,奈雪股價并沒走出疫情的低迷。第一,面臨著低價新茶飲的夾擊,第二,自身還在維持著舊有的大店模型和高售價策略。
在疫情褪去后,投資者發現每家茶飲都在賺錢,只有奈雪在裸泳。
三、茶飲的上限在哪里?
在發展策略轉變緩慢的奈雪,都已經反映過來要開放合作加盟,計劃擴張門店了,這足以證明未來茶飲擴大規模是大趨勢。
由此延伸出另一問題,茶飲店的門店數量上限是多少?
以門店數量最多,比較有代表性的蜜雪冰城為例,數據顯示,截止今年上半年,蜜雪冰城共有24,536家門店。其中,2020年全年新增門店數近6000家,2021年新增門店數約5000家,2022年新增門店數約1萬家,不過到了2023年,今年上半年整體新增門店少于2000家,開新店增速明顯放慢。
再來看看開店的區域:
在2022年時,蜜雪冰城在中西部迅速拓店,而在今年,這一區域的拓店數急劇下跌。以四川為例,2022年蜜雪冰城在四川開了818家門店,位居第一,但在今年上半年僅開了46家。
上半年,江蘇和廣東是蜜雪冰城拓店的主要地區。
數據上看,今年上半年拓店數量前四的城市為上海、武漢、鄭州和成都,分別為40家、30家、28家和28家。
連上海都成為蜜雪冰城拓店最多的城市,這就說明非一線城市留給蜜雪冰城的空間已經不大了,剩下的都是一線城市,這也不屬于蜜雪冰城的主要拓店范圍。另外,能看到蜜雪冰城已經開始拓店做一些聯名,沒有將繼續拓店放在首位。
因此,從蜜雪冰城的開店增速以及選址可以推斷出它的門店數大概率臨近天花板了,28000家至30000家門店可能就是茶飲店的上限,這里包含海外市場。但若比較價格比較高一些的新茶飲,這個門店數量降至1.5萬家左右比較合適。
而這也可能是去年急忙尋求上市的原因。
四、結語
面對低價策略的浪潮,奈雪如何應對成了一個巨大的挑戰。經過2-3年的等待,似乎已錯過了最佳的應對時機。
奈雪上市時的2021年,全年凈虧損7個億,市值為292億。而馬上發行的茶百道,一年賺9.5億,最后一輪融資市值才180億,約發行10億元,換算大概20倍PE左右。
奈雪上市后似乎沒有做出太大的變革,僅僅沾了港股最后IPO給高估值熱潮的光,當賺錢的新茶飲上市后,奈雪的吸引力也就喪失了。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