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傳統渠道銷量跑到哪里去了?
大米傳統渠道銷量跑到哪里去了?
最近幾年大米行業不好干,大米傳統渠道更不好干,銷量下降,利潤下滑。 那么大米傳統渠道的銷量跑到哪里去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首先,大米行業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經歷了省區總代理到地市縣級代理,也就是說 傳統渠道下沉即扁平化,大米傳統渠道銷量已經自我分散。
同樣又出現下沉市場的傳統渠道銷量也在減少,問題在哪里?
1. 傳統渠道的銷量是顯而易見的 ,它就在批發市場、超市貨架上、在生鮮店、在菜市場……這些都是看得見的。
2.世界很奇妙, 看得見的往往都只是冰山一角 ,雖然冰山一角也很大。但看不見的往往更大。
3. 看不見的大米銷量又在哪里? 在快遞包裹里,這是搜索電商的一度強勢崛起,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都是。
4.另外看不見的還有 金融系統 采購大米一年不低于30億規模, 保險系統 也在大幾十億, 扶貧832平臺 也有百億規模,這是傳統渠道業者很難看到的,只見水在跌,卻不知跌倒哪里去了。
5. 加上團購資本平臺燒錢補貼 ,多多買菜、興盛優選、美團優選等等 資本綁架了實業 ,這是每年占據了數百億的銷量,更不談眾多的 海量的社區自發團長 ,螞蟻搬家加起來也有數百億大米銷量。
6. 再大的水池,也經不起你一桶我一桶 ,所以池子很快就明顯落水,然后漏出來的就是傳統渠道的緊張與不安。
7. 有時候大米并不是當作大米賣了 ,而是當作禮品、當作贈品、當作福利,甚至當作任務先周轉一遍,最后才發揮其食材的功能。
8.大米傳統渠道業者因為長期關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眼光齊刷刷地盯著超市、菜市場、飯館的份額,結果就是僧多肉少,倍感焦慮。
9. 大批發時代的紅利已經結束,上半場已經收場,下半場會更加紛繁,因為都是技術活 ,各路新渠道、新零售、新私域層出不窮,雖然很多也就是打一瓢就走,但是進進出出也帶走巨量的市場份額。
10.傳統渠道大米廠家及經銷商如果 不開始減負,不減少用工成本、不減少租金成本,不減少財務成本 ,未來的路會越來越難走。
出路只有兩條:一是上面說的想方設法減輕負擔,二是主動擁抱新渠道、新零售、新私域。
新零售才是消費個性化的趨勢,新渠道才是有效補充、新私域才是自己的領地、新思路才有新出路。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太多人走的路也是擁擠的路,與其擁擠地走大路,不如優雅地走小路,一樣可以抵達目的地,或許更快,風景更美 。
(作者簡介:朱本,微信公眾號及今日頭條、抖音、快手“朱本說米”同名賬號,武漢大學2000級市場營銷本科及2007級工商管理碩士(MBA),曾任大學講師、上市控股糧企營銷總監。
現從事大米加工企業經營,大米行業18年,長期三農觀察者,擅長大米企業經營管理、渠道建設與對經銷商的大米社區團購、即時零售實踐指導,以及米廠投資風控與并購重組。)
思考是美麗的花朵,學習?是?成長?的?良藥?,關注是?進步的?階梯?,相信是前進的力量。
感謝謬贊,分享是善舉,讓更多人彼此相知、彼此成就。
另: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后點贊的習慣,希望親們在觀看后順便點贊和轉發,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