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子嶺探索垃圾填埋場光儲充一體化模式
(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隨著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城市已實現了原生垃圾“零填埋”,越來越多的生活垃圾填埋場封場。封場后的垃圾填埋場是就地“閑置”,還是以其他形式發揮作用?浙江省杭州市天子嶺區垃圾填埋場光儲充一體化綠色能源項目給出了一個新思路。
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光伏項目效果圖
日前,杭州市能源集團對外發布招標公告,擬在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建設光伏、儲能、充電一體化綠色能源項目。據集團負責人胥東介紹,該項目充分利用已封場的天子嶺垃圾填埋區域,在草坪場區和綜合體水泥屋面安裝光伏和儲能設施,裝機容量約7.87兆瓦,配置1套200千瓦/400千瓦時儲能系統。預計20年運營期內總發電量為14254萬千瓦時,年均發電量712.71萬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14.21萬噸。
該項目建成后,杭州市能源集團還將根據全市環衛車輛油改電的進展情況,配建相應的充電樁,既給環衛車輛自身充電,也滿足社會車輛和本單位員工的充電需求,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垃圾填埋場光伏儲能項目,對于利用垃圾填埋場場地空間和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具有示范意義。
此外,杭州市能源集團負責實施的全市首個公共機構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項目——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今年年初已并網發電;集團與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傾力打造的全亞洲機場單機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分布式能源系統——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三期能源中心分布式能源系統已于7月正式建成并網運行,成為亞運會配套保障重要項目,也是為保供杭州重大交通樞紐所探索出的新型綠色用能解決方案。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