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時代的貴州人|侯建國:致力打造智能化示范煤礦
聯系山腳樹礦黨委副書記、礦長侯建國采訪時,記者得到最多的答復是:“不好意思,礦長又下井了。”
(資料圖片)
下井,是侯建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他說,不下井,是干不了煤礦開采的。
2012年盛夏,23歲的侯建國剛從中國礦業大學采礦工程專業畢業,就搭乘綠皮火車踏上烏蒙大地,來到盤江股份山腳樹礦,干起了煤礦開采工作。
“來到這,感覺自己能大顯身手。”入職起,侯建國就雄心壯志,渾身有使不完的勁。
十一年來,侯建國從山腳樹礦采二區采煤隊實習技術員、采二區掘一隊副隊長、開拓二隊隊長、采二區副區長到生產副礦長,再走上礦長崗位,展示出了精湛的業務素質、出色的管理才能。
“數百米深的井下采煤、掘進、通風、機電、運輸等環節運行數據一目了然。”在山腳樹礦智能化監控中心,侯建國向記者展示,依托5G無線通信系統,他與井下工作人員視頻、語音通話進行工作調度,輕點井下總控臺的啟動按鈕,井下的采煤機、刮板運輸機、膠帶運輸機開啟,割煤、推溜、移架……采出的煤炭通過傳輸皮帶運送至地面。
如今的山腳樹礦,已然走上“機械化減人、智能化減崗、數字化集成”的智慧化礦山建設之路,生產能力從最初的每年45萬噸躍升至每年310萬噸,并入選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在貴州能源集團,山腳樹礦建成了第一條智能化運維輸電線路、投入使用了第一臺智能型掘進機、形成了第一個通過省專家組驗收的智能化掘進工作面。
時常有朋友問他:“你已經是礦長,何必事事親力親為?”侯建國總是回答,井下工作必須扎實,不親力親為我不踏實。
當下,科技部重大專項“復雜地質條件煤礦輔助運輸機器人”項目正在山腳樹礦試點開展。“推進智能化煤礦建設是一個持續創新的過程,要將智能化煤礦進行到底。”侯建國說,要把全部精力用在解決實際技術難題上,將物聯網、5G、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應用于煤礦,將山腳樹礦打造成為“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的“貴州領先、國內一流”智能化示范煤礦。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玲
編輯 徐然
二審 李劼
三審 田旻佳
標簽:
相關熱詞搜索: